时间:2021/8/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排名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我忘了在日喀则是有谁问我对这里是什么印象的,像不像一个县城。好像是下雨载我的那位司机。嗯,确实是他。

我的答案是“是”。日喀则是有一些北方县城的味道。当然这里有扎什伦布寺。从寺里出来,留下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墙上的网格化的工作机制,然后是各个殿里听导览词里讲造这个像花了多少黄金白银,反正是个豪横的旅游点。这一路过来,从拉卜楞寺、大昭寺、哲蚌寺到扎什伦布寺都是在修。国家估计拨了不少钱。墙面在重新粉刷,僧尼的住处在改造、又加强了消防设备配制。听说寺里的僧人们也都按了低保、社保。大概社会治理也是进了寺院。

传统上,日喀则是班禅的地盘。这一任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挺年轻。去年他谈到自己作为政协委员的工作,说:“我的前世,第十世班禅大师曾经讲,藏传佛教将要进入再弘期。对于再弘期,我的理解是,藏传佛教同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得到发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后,藏传佛教得到正本清源,是一种哲学思想,是一种教化人心灵的良药,是一种深奥的心理学。我把它称之为‘内心科学’”。这表述还挺有意思的,很现代化。

拉萨和日喀则之间有拉日铁路,年通的车。今年,拉萨到林芝的电气化铁路正在修,估计明年能通车。两段铁路基本上是顺着雅鲁藏布江,东西向,高悬在印度平原的上方。不知道会不会引发印度爱国青年的恨意。

如果你一个人自己从拉萨去日喀则,坐火车是最方便的、也舒服。沿途的村庄在窗口飘过,大片的油菜花在谷地里伸展开来。有时候都不让你觉得是在高原。车上有扎着红头绳皮肤酱褐的男子和你一样看风景有从青岛回日喀则谢通门县的学法律的藏族班的女生。列车广播字正腔圆,像极了北京话。水往东流,车往西去,前方是没到过的目的地,自有一种莫名的希望。当然坐大巴的话也可以,就是要更多的跟藏族的乘客在一起,有更切近的接触。就是大巴的坐垫会脏一些,又或者车里会有一股味道,不一定符合大城市中产阶级的口味。从拉萨到日喀则有和平机场。从这里回内地的话,机票要比从贡嘎机场飞要贵很多。机场边上新建了一个叫郭加新村扶贫移民新村,是西藏自治区打造的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样板工程。整个村子从9个县搬过来户人。投资量比宁夏闽宁镇原隆新村还要大很多,达到了10.8个亿。我原本想在这个村里住一晚上的,也没找到农家乐、藏家乐,留宿的地方。拉我过来的出租车司机也劝,说不如回日喀则住。这里的住户不少是边远的地方搬过来的,不一样。我在村里一面墙上,看到一段标语,说“十四世达赖喇嘛是图谋西藏独立、披着宗教外衣祸藏乱教的政客”,就自个琢磨:达赖要是真能回来,不做政治和尚,藏传佛教的现代化是不是会有新的飞跃呢?不过他也回不来,印度那有那么多人要靠他养着,美国和印度肯定也不愿意。

在拉萨住在大昭寺附近的邦达仓大院。八廓街晚上八点之后要宵禁。酒店会额外给你一个条。好晚上回来的时候不被测体温的安保人员挡在外面。大昭寺在整修,楼顶金碧辉煌。这可是真掺金子做的,颜色比故宫的要亮眼。一群中年妇女在太阳伞底下使劲地擦地,也叫不上来是什么工艺。跟一个从重庆来的女青年一起买了些水给她们。我自己则从卖水的地方买了本《菩提道次第广论》,作者是宗喀巴。这位宗大师还写了一本《密宗道次第广论》。一本论道理,一本论实修。在印度定居的随水同学曾经对藏传佛教着迷。据他的看法,藏密是佛教混杂了苯教仪轨、印度教里的性爱派,在建筑和其他文化又是受了中原影响。忘了从哪看到的小道消息,说龙泉寺的学诚大师就是受了密教的影响才搞出来全国性的绯闻。八廓街有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里面有很多的历史的叙述。英国人从印度打过来,藏人自己还是主战的。不过清末推新政,大臣们还是不怎么称职。那时候全国都乱,又兴“民族要独立、国家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被滞留在青海的十三世达赖还发布过驱汉令:“汉人官吏军队进藏,是其信用既已大失……苟其地居有汉人,固当驱除净尽,即其地未居汉人,亦必严为防守,总期西藏全境汉人绝迹,是为至要。”听说在安多,五几年解放军进藏的时候,有人是吞了一把铁针自杀的,可见其不屈之意。就跟前几年《突厥语大词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墓前发现的一样,大概不同的人们心里是有不一样的中国的。这个中国可以是多样的,才有其丰富,才能在未来长出来更多的枝叶。

也去了布达拉宫;也看了文成公主的场景剧。布达拉宫里多曲折变化,倒像是另外一个世界。其实并不比故宫里宫墙里有趣多少。“文成公主”倒是美轮美奂,只是这台词倒是太过清新脱俗,把爱情和王朝揉在一起,不免托不住历史之厚重。在下暴雨的时候那个下午到哲蚌寺。来得晚,院门都关了。见到过一两个游客,见了金身像,问过寺里修行的僧人这里有没有汉族的修行者。然后又蹭了这位亲戚的新车下山来。藏族同胞新买了车好像是要寺里的僧人给撒点青稞豆子之类,用以祈福。回八廓街的时候喊了一个面包车。这师傅比较好玩,他是达孜搬到拉萨来的。他自己开面包自己拉客,媳妇开一个茶馆。两人还挣不少钱。问他为什么不用滴滴软件。他说不习惯,不如这样自己拉。我加了他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