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05:56川观新闻记者徐莉莎摄影李强 剪辑 郭雨荷科考点位: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若尔盖站)科考任务:开展多种科研观测工作,对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把脉问诊”在海拔多米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瓦切镇北部,“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屹立在日干乔大沼泽。远远望去,空旷无垠的沼泽地,青草和蓝天自成一体,若尔盖站综合观测场的设施隐约可见。若尔盖站站长助理胡健,正带着技术人员在规划观测样地。若尔盖站综合观测场内,工作人员正在规划观测样地。野外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后,将用于长期监测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常年淹水的湿地观测场在今年呈现出比较干旱的状态,今年就可以作为一个极端事件年份。”胡健说。若尔盖站是年获批的国家级野外观测站,今年7月正式揭牌。由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所”)和四川大学共同建设。若尔盖站综合观测场内,工作人员正在规划观测样地。野外台站,就像是安装在大地上的“听诊器”,野外站的科研人员就是“高原医生”,把脉着生态系统的变化。每年5至10月,是若尔盖湿地植物的生长季,也是野外科考的最佳时期,高峰时期时,若尔盖站有多人同时在此开展多种科研观测工作。近日,记者来到若尔盖站,跟随这群“高原医生”一起对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把脉问诊”。研究牧草,在保护草场的情况下让牦牛吃得好长得好午后的清风拂过,牧草像海浪随风律动。从空中俯瞰若尔盖站的牧草种质资源圃,多亩的资源圃被分成了若干区块,颜色深浅不一。因为每个区块内种植的牧草种类不同,其颜色、高矮、形状、产量各异。若尔盖站内的牧草种质资源圃。这里可以称得上青藏高原牧草的“活态博物馆”,据若尔盖站办公室主任汪辉介绍,青藏高原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占到全国植物资源的三分之一,其中有饲用价值的植物有种左右。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周青平团队走过青藏高原各大典型区域,带回了余份牧草种质资源。其中,这里就种植了余份,包括披碱草属、羊茅属、早熟禾属等22个属牧草野生种质资源。研究人员在牧草种质资源圃内采集样本。团队的研究生们正在采集样本,开展牧草种质资源评价工作。老芒麦等牧草生物量大、营养丰富,在这里长势好,拉直起来超过1.3米。取样时,用样方框放在牧草根部,统计样方框中的枝条数量,了解其分蘖能力。取样后,放入烘箱中烘干,称重以测定其干草产量。此外,他们还要重点
|
------分隔线----------------------------
- 最新文章
-
- 川观科考队高原医生把脉高寒湿地
- 64名评标专家被通报处罚省库除名取消
- 红原大草原雅克音乐季时间地点
- 旅游音乐节,文旅融合进程正在显著提
- 百县千村行258红原温州携手种草,探
- 迈向新征程长征路上展新颜17新
- 一线蹲点影像向云端建蜀道
- 阿坝红原521,小雨,613,微
- 阿坝红原627,阵雨,1019,
- 阿坝红原723,多云,724,微
- 奇幻奇美夏天的雪四川若尔盖红原6月
- 茫茫草地可行军华声在线
- 乡村传奇蒜泥黄瓜潇潇雨李修运乘兴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