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原县广泛开展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搭建民族沟通文化桥梁,开展民族特色活动,持续做好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使民族团结教育与思想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全县各族青少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宣传教育,强理论基础 紧抓课堂主阵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等具体工作中。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知识宣传,以知识竞赛、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不断深化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等文化知识;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法规政策等引入课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金种子”播撒到各民族青少年心中。 抓红色基因传承,强爱国信念红原县各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讲好《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倔强的小红军》等系列在红原大草原真实发生的故事,教育引导青少年在深学细悟中赓续精神血脉,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力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做革命烈士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传承者和忠实实践者。 抓民族文化体验,强奋斗志气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文化馆等平台,与绵阳三台县等学校,利用寒暑假和有关节日,组织中小学生、优秀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等,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交流访学,互研互促,努力形成常态长效的交往机制。在红原,通过制作奶渣、调制糌粑、熬制奶茶、重走长征路等切身经历,让孩子们在润物细无声中体验少数民族的民俗特色,有效打造民族交融共建工作品牌,共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办丨红原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核丨贡波甲 编辑丨尕玛措刘富春 邮箱丨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