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马尔康地震和集中暴雨叠加的不利影响,6月11日红原县查尔玛乡瓦尕穷谷距离国道1公里处的山体出现中高位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险情出现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水利厅立即指派专家组,现场指导消险。受郭亨孝厅长指派,6月11日深夜,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梁军带领省水科院、省水规院专家紧急驰援瓦尕穷谷堰塞湖应急处置工作。6月12日上午10:00水利厅抗震救灾工作组对查尔玛乡瓦尕穷谷堰塞湖进行了现场查勘,初步确定了瓦尕穷谷堰塞湖情况,并进行了风险评估。 6月12日下午14:00水利厅抗震救灾工作组会同应急厅、自然资源厅、阿坝州人民政府、红原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召开了堰塞湖处置会商会议。会议一致认为对堰塞湖应尽快开展人工干预,主动消险。 水利厅抗震救灾工作组组长梁军总工程师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底线思维,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尽快消除堰塞湖险情,确保上下游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要方案科学,措施安全。由于该堰塞体属于土质型堰塞,可采用“淘、冲、运”三结合方式开挖,利用机械淘刷、水力冲刷带走部分堰渣,其余运至堆渣场处理。坚持右岸开挖为主、左岸开挖为辅的处置原则,进一步拓宽加深,并将两条泄水槽开挖合并为一条泄水通道。 二要统一指挥,部门协同。根据堰塞湖处置消险属地管理原则,红原县人民政府现场通盘统筹协调指挥开挖作业。水利、自然资源、应急、水文监测、气象预报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协作,确保部门信息畅通,为顺利开展处置工作提供保障。当地乡镇做好下游群众避险转移工作。 三迅速开展应急处置施工作业。当地政府立即组织施工力量开展除险作业。梁军总工程师率专家组成员实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对堰塞湖进行应急处置。至19时30分,经三个小时的奋战,已将上游龙口初步拓宽,将水流开槽引流至右岸,防止冲刷左岸滑坡体坡脚,右岸泄流槽也得到进一步扩挖,引流水量不断增加,堰塞残留体持续被冲蚀。堰塞湖水位呈下降趋势,施工期间左岸山体未出现滑动迹象,堰塞体也未出现失稳情况,应急处置作业环境安全。 应急处置草原会商会议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