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a_7064742.html
在这里,读懂中国旅游经典

尊敬的文旅部、黄河沿线九省区的领导和专家,下午好。

很高兴来到“宅兹中国”的洛阳,共同探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刚才看了张继钢导演介绍的舞蹈史诗《黄河》,他说黄河文化的创作灵魂是一条船,我非常赞同,这条船从五千年的文明中驶来,但是,四川黄河还有一条船,不仅穿越古今,还可以沟通天地。

诗人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不完全是诗人的狂放想象。西晋时期,张华在第一部博物著作《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古代蜀人打造了一艘古船,叫做“浮槎”,可以遨游在江河海天之间,登临银河。传说张骞出使西域时,曾经乘坐这艘“浮槎”,来到黄河源头的星宿海,收集到一块织女织布机上的“支矶石”,并将它安放在成都街上,今天各位领导专家到成都旅游,不妨到宽窄巷子毗邻的“支矶石路”上,感悟一下这个传奇典故。

“张骞泛槎”的传说,常被后世诗文赞颂,“汤谷遥看接汉津,浮槎真可犯星辰”,表达了古人对黄河源头的神奇探秘,也承载着四川人天纵圣则的想象。当历史与现实,穿越流经四川黄河流域,在舒展的黄河图景上,交响出文旅融合的黄河大合唱。今天我讲述的,是四川黄河的“三大源头”、“四大奉献”、“四个一工程”和“一个黄河精神”。

首先,四川是黄河上游的生态源流、文化源头和红色源泉

黄河流经四川五个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石渠县,阿坝藏族自治州的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和松潘县,黄河干流长公里,流域面积为1.87万平方公里,刚才中科院专家介绍了黄河的八大支流,其实应该包括阿坝州的白河黑河,构成黄河九大支流。

巴颜喀拉山绵延在四川青海边界,以莲宝叶则为代表的雪山冰川发源了黄河,以若尔盖为代表的草原湿地孕育了黄河。两大国际重要湿地(长沙贡玛自然保护区、若尔盖自然保护区),三项国家湿地公园(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以及漫泽塘等5项省级湿地,孕育了“黄河之肾”,供给黄河枯水期期径流量40%,形成黄河上游的生态源流。

四川黄河是多元文化和民族文化汇聚的源头,是江河对话的源头。中国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提出“岷山导江”和“导河积石”,江河源头汇聚于此;在考古中国的发现中,北方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喇家文化等,与古蜀的营盘山文化、三星堆文化一脉相承,构成文明的枢纽。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羌族,从青海的古羌到四川的禹羌氐羌,形成民族血脉,并走出大禹治水的民族根魂。唐代唐蕃古道,宋代茶马古道,元代藏蒙走廊,明清藏羌彝走廊,构成了多元民族和文化的和而不同,多元一体。

四川黄河流域是红色精神的源泉。红军在阿坝州经历了长征史上“四个之最”,驻留时间最长,历时16个月;经过地域最广,足迹遍布13个市县近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穿越的雪山草地最多,成为新时期长征精神的代表;在此召开重要会议最多,如沙窝政治局会议、毛尔盖政治局会议等,关系到红军的前途、转折和命运。所以,毛泽东主席才会豪迈的写下:“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所以,新时期长征纪念总碑选址在松潘,见证了长征历史最灿烂的一笔。雪山草地,长征丰碑,在川西北高原上,诠释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精神。

其次,四川黄河故事,传承着黄河的四大奉献

一是生态奉献,“黄河清,天下宁”,四川黄河构建了上游的生态屏障,奉献了黄河枯水期40%的水量,保障了一河清水向东流。

二是民族奉献,费孝通先生说: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中国绝大多数民族都流淌着羌族的血液。这里宛如中华民族输血脉络,从这里走的大禹,奠定了中华的大九州河和大一统,刚才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展示的许多黄河古地图,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禹迹图》,从四川走出的大禹,“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三是革命奉献,雪山草地已经成为新时代新长征的精神丰碑,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

四是旅游奉献,大九寨、大湿地、大河湾等,如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勾勒出的黄河上游的美丽中国。奉献了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第三,弘扬黄河时代价值,实施五个一工程

黄河保护传承的是历史遗产,弘扬光大的是未来的历史遗产。

一个生态文明修复建设工程。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决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四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的18%,建设巴颜喀拉山东西两端的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和以石渠为重点的“最美高原湿地”,让黄河四川境内干流及支流水质达标率%,四川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5%以上,9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有效保护,以生态和谐之美,打造绿水青山高原示范,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蝶变。

一系列文化保护传弘扬工程,藏羌彝文化走廊工程,两河文明枢纽工程,依托石刻艺术、红色遗址、民族建筑等国保单位,建设六大博物馆(河曲马文化博物馆、安多文化博物馆、牦牛文化博物馆松州茶文化博物馆、阿坝县藏医文化博物馆、石渠县石刻艺术博物馆),建设安多文化、草原文化、历史史诗、民族歌舞、匠造技艺、藏文书法等十大非遗传承基地,打造格萨尔史诗、藏族山歌、羌族多声部山歌、雅克音乐节和民族曲艺等优秀文艺作品,出版系列黄河故事出版物,配套5个县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10个黄河主题村寨打造,彰显了民族文化的和谐多元。

一个红军长征总碑红色文化工程,包括松潘县长征总碑提升工程(含沙窝会议遗址、毛儿盖会议会址、长征总碑等),红原县红色文化公园,阿坝县长征遗址建设项目(麦尔玛山、神座、贾柯牧场),若尔盖县红色草地景区建设,让红色飘带环绕黄河沿岸,成为川西北高原离天最近的红。

一个世界旅游目的地工程,拓展大九寨,联动莲宝叶则大冰川、黄河第一湾大湿地、雪山草地大长征,藏羌彝文化大走廊等,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展现黄河上游的美丽中国,编织成自然和人文和美的的千里河山图。

一条黄河天路国家风景廊道,将黄河的美丽串联成国家文化廊道、生态廊道、景观廊道、旅游廊道和品牌廊道,从“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上来”,奔流出“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山川纲纪。

最后,让我们共创黄河大合唱,让“和美黄河”走向世界

黄河九个省各有优势和特色,建立上游川青甘宁“河山文旅联盟”,构建从河源——河湾——河洮——河湟——河套的上游体系。与中下游成立“黄河战略联盟”,推动全流域的协同发展。设立黄河上游河源文化区,与河湟文化、关中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交响共鸣。

“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策源地,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传统。黄河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千百年以来,河山无语,史册立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今天的中国,为河山立传,为文化铸魂,以生态和美,民族和美,文化和美,文旅和美,共创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这就是黄河走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谢谢大家!

(后记:在全国两会上,“一江一河”成为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黄河文化带和长江经济带几乎覆盖了四川文旅的全省空间,特刊发在洛阳黄河文化会议上的演讲,为推动四川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贡献智慧。)

-end-

撰文:李小波

编辑:Lee

大百科旅游版权归匠心蜀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所有

转载请标明出处。商务合作请回复合作

匠心蜀韵,让景点成为经典

匠心蜀韵

旅游共赏思想共享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