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这片随喜马拉雅山一同升起的年轻土地,坐落在川西北大草原的中心,离内地中心城市成都距离不到公里,因此,也被誉为“最近的天堂草原”,到四川西北旅游的游客,如果要领略草原风光,大部分都会先想到红原。 红原县的主体民族是安多藏族。安多藏族,顾名思义,是因所处区域位于三大藏区之一的安多地区,和康巴、卫藏不同的是,安多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介于青海、甘肃、四川与西藏接壤的高山峡谷地带,安多藏族风情十分独特,民俗、民风富有特色,而且“百里不同俗”,充分显示了藏地风俗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红原的大部分藏族都是安多藏族。 饮食方面,安多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另外还有“沃嘉”(奶茶)、“果惹嫩祖”(油炸面果子)、“智雪”(牦牛酸奶)、“夏姆姆”(和尚包子)、“雪图”(藏式面块汤)和“夏祖玛”(手抓肉),“济纳”(血肠)等特色美食。到了大草原,不尝尝这些美味终身遗憾。 安多藏族的传统居所以帐篷为主,但现在大多都已经住进了定居点的“藏式别墅”里。帐篷大多为黑牛毛帐篷,藏语称为“扎纳”,因冬暖夏凉、便于搬迁而深受安多藏族喜爱。 月亮湾:因草原上的河流弯曲像弯月,所以人们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红原月亮湾"。月亮湾還有一個美麗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在查针梁子下面居住着山麓和嘎曲两夫妇,过着美满的幸福生活。可是,在一个丰收的年头,妖魔鲁赞掠走了美丽的嘎曲,并设法诱惑嘎曲改嫁从他,但被嘎曲严辞拒绝。数日后,嘎曲从虚幻景象中看到山麓已作了国王,嫔妃无数,不禁悲从中来,愤然作了妖魔夫人。后来,嘎曲看到一个邋遢的汉子趴在地上喝污水,竞是前夫山麓。相认,抱头痛哭,倾述别后情意。山麓告诉嘎曲,为了寻找嘎曲他已散尽了所有家产。嘎曲听后顿生不快,山麓万念俱灰,瞬间化作滚滚梭磨河向东而去。嘎曲醒悟后感到悲愤万千,遂变作激流朝丈夫走的方向冲去,却被妖魔化成的山脉阻挡,嘎曲不得不向西流去。愁肠百转的嘎曲,一步一回头,在草原上蜿蜒蛇行。月亮湾就是嘎曲回望丈夫的地方。九曲黄河第一湾便是嘎曲最后告别故乡的地方。 查针梁子,属岷山山脉,海拔米。这座山梁无奇绝之处,却因它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而变得非常有意思:北麓的壤口乡文部沟是大渡河支流梭磨河的源头;而南麓的嘎曲河,在红原县境内婉转迂回多公里后,于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院附近注入黄河。传说在混沌之初,青藏高原还是一片人神共居的土地,居住在玛曲草原的黄河水神爱上了美丽善良的嘎曲女神,经历了种种考验和磨难,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天神的许可,有情人终成眷属。就在成亲的那一天,黄河水神起身前往嘎曲源头迎接新娘,俩人在唐克草原相遇,瞬时间,两人走过的地方,变成了蜿蜒的河道,两条大河在此汇聚,从此再不分离,而今日的九曲黄河第一湾也因此而形成。 达格则景区地处草原罕见的峡谷地带,距成都公里,位于查真梁子西侧,面积平方公里,景区由三部分组成,格则神山、达格则寺和白河源头生态区。达格则神山受藏传佛教保护,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树林葱郁,草地肥美。达格则神山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自海底隆起,现可见风化的蚌壳、海螺。山系石灰岩质,裸露处受自然侵蚀形成观音头像、甘露宝瓶、山神、雄狮等奇异造型,被藏族同胞附以优美的神话。达格则寺依山而建,系藏传格鲁派佛教寺院,据云该地为“伏藏”宝地。该寺周围有格萨尔王遗迹,传说格萨尔王曾在此修炼。 日干乔大沼泽,地处海拔-m之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最秀美的高原湿地,面积达12万公顷,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更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经典红色旅游区。而且由于湿地面积宽广、生态原始而成了众鸟的乐园。其中,最著名的有黑颈鹤观赏区。曾经的日干乔大沼泽中央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泊。周围以木里苔草和杂草类形成半分解的生草层海绵状沼泽类草场的泥炭为主,最厚深度达到19m,土质为潜育沼泽土、泥炭沼泽土,因排水困难,而泥沼密布,这一片茫茫沼泽留下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一系列悲壮故事。比如《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和“红军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也是电视剧《长征》的外景拍摄地。 瓦切塔林在藏语中意为大帐篷。传说,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征服了周围大小部落后,向东前行,来到红原,遇到两个妖魔阻绕,经过三天三夜激战,格萨尔王终于把两个妖魔踩在脚下,为永远镇住两个妖魔,在天神的昭示下,格萨尔王唤来专治妖魔的乌龟大将,化作两座山峦,将其镇住,由于山形象帐篷,故称较大的一座叫“瓦切”,较小的一座叫“瓦穷”。据说瓦切塔林是第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之地,为纪念这位大师,当地牧民自发组织捐款捐物,修建了81座佛塔。圣洁的佛塔在蓝天白云和周围无数的经幡衬托下,显得格外神圣壮观。塔群为石木结构正方形塔座,塔身由下向上逐次内倾,各层塔檐用石柩或砖叠向外挑出,每层高度由下向上依次递减。共十三轮塔刹,塔刹为金属或木制的仰月和日光。塔身内供有千手观音,释迦十佛,无量佛、莲花生、渡母等彩色塑像和唐卡、经文等。 麦洼寺又叫万象大慈法轮寺,是红原最有名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距离红原县城只有17公里。从刚才我们经过的挂满经幡的分道口到寺院还有约8公里的土路,从分道口到县城是9公里的柏油路。 麦洼寺始建于年的四川甘孜州的墨尘部落,名叫墨儒拉卡贡巴,年随部落迁移到麦洼乡后,被命名为万象大慈法轮寺。部落历时15年时间,耗资多万银元,终于建成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大雄宝殿。年,经十世班禅大师定址,本寺主持伽央·喜喇坚赞活佛率众破土,将寺院改建到海拔米的阿木柯,也就是现在这个地方。年9月11日顺利竣工,更名为“万象大慈法轮洲”,俗称麦洼寺。 色阿柯河远离省道主干道,有牧业生产性道路与省道、乡道相连,自驾车完全可以通行,这里风景独好。有草原、牦牛群、鲜花、石刻佛经和佛塔。 色阿柯河旅游区地跨龙日坝乡、阿木乡,景观分布在龙阿公路两侧,以雪山、河流、草地、藏乡风情为特色。这里地形奇特,水草丰茂,草质、水质与众不同。每到夏、秋季节,四面八方的牧民把自己的牛、羊赶到这里,体质有明显的改变,皮毛色泽也比其他地区的好。人们说这里是“朱牡达纳”。“朱牡”是藏族史诗英雄雄狮大王格萨尔王爱妃的名字,“达纳”是藏语“马圈”的意思,传说这里是朱牡为格萨尔王圈养战马的地方,是一座天然的岩石圈棚。 俄么塘花海景区位于壤口乡壤口村,距离红原县城73公里,在省道线公里处,平均海拔米以上,每年的6月上旬到8月上旬是野花争相怒放的季节,这个时候3万多亩的草原,成了一片花的海洋,五彩斑斓、漫山遍野、一望无际。这里的花海规模大、密度高、品种多,为高原草原地区所罕见,被广大游客称为“中国最美草原花海”。俄么塘花海建设以“花”为主题,以各类主题花田为主,链接一个鸟语花香的浪漫花海主题公园,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婚纱摄影等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胜地。项目计划以“天鹅湖”、“五彩花田”、“幽谷含香”、“蝶舞芳馨”四部分组成,规划面积:995平方米。 刷经寺:是红原县的一个重镇,是红原县南大门,属农牧业过渡地带,是红原县唯一的农业区。刷经寺地区是野生菌类、中药材盛产地之一。清炒山珍是刷经寺的特色菜。清炒山珍,主要以盛产于红原刷经寺的纯天然的野生菌和蘑菇为原料,清炒而成。由于天然野生菌和蘑菇含有几十上百种人体必需的胺基酸和丰富的植物蛋白质,能增强了体质,延缓了衰老,因此,“刷经寺清炒山珍”被过往游客形像称赞为“男人加油饭、女人美容餐”而享誉中外。 新康猫寺:位于成(都)~阿(坝)公路公路处,原地址在康乐乡老康猫村,因火灾迁到现在的壤口乡萨木隆村。藏语称:康猫贡巴,意思为红墙。康猫寺的全称是应为:“智空具勒寺”,信教群众含上、中、下壤口和卡尔拉的老百姓。壤口部落是松赞干布时代,从阿里三围之一的“壤口围”中派来的此地驻防的军队之一的小部分。据传当时称为壤口7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康猫寺是宗喀巴大师早期弟子的查古·阿旺扎巴创建的座寺院之一,也是其中最后创建的8座寺院之一。 壤口乡:壤口乡地处红原县东南缘,距县城87公里,省道线及省道线分别贯穿全乡;辖区资源丰富,有松贝、虫草、甘松、麝香等名贵中药材,境内栖息着黑颈鹤、雪豹、水獭、黑熊等珍稀动物,有雪玛格勒冰川遗迹、措琼海子、草原花海等旅游资源,有姜莫石灰岩及蕴藏丰富的康玛尔金矿等等。 龙日乡,汉语意为“斋钵”,因境内一处山谷形似旧时藏族游僧随身携带的斋钵而得名,境内河谷开阔,水草丰茂,当地的民间谚语有这样的说法:“龙日格玛牛奶库,一头牦母牛养九口”,可见龙日乡的水草极为丰美,特别适宜放牧。龙日乡的原住民,属于红原县五大传统游牧部落之一的壤口部落,是红原县人居历史最为悠久的部落之一,据说在吐蕃时期的松赞干布时代,从前藏阿里地区派驻的吐蕃远征军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这里,在此驻军数十年。因周边藏汉和睦,并无征战,他们便由战士变成居民,与当地土著居民共同生活,形成了今日的龙日乡。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古朴浓厚的安多游牧风情,更能够感受到友善、热情的藏族民风。 江茸:江茸乡位于红原县城的西南部,距离红原县城69公里。分别与马尔康县沙尔宗乡、大藏乡和阿坝县查理乡接壤,是红原县的纯牧区之一。年11月8日,由原四寨乡分为江茸乡和查尔玛乡。全乡辖2个行政村,江宫玛村和茸日玛村。江茸乡有2座寺院,分别是江宫寺和达格则寺。境内的纳布则柯河、更琼曲、更清曲、知米曲,均为郎玛河的支流,发源于江茸乡境内的河流有达格则和知米着尔果。今天我们从达格则寺向江茸乡进发时将经过一条小山沟,它叫瓦玛沟,瓦玛沟内风光秀丽,秋色宜人。特别是由千万个水潭组成的星宿海别居一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星罗棋布,蓝天与秋原相成,碧水与秋鹭相映,美不胜收。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哟。 红原机场:阿坝红原机场距离马尔康约公里,距离红原县约48公里,海拔高度米,该机场是以旅游为主的国内支线机场,属小型机场。机场将建一条长度米的跑道,不设置平行滑行道,并建设停放4架C类飞机的站坪,航站楼和停车场的建筑规模为0平方米,配套建设生产办公区、公共设施区和消防设施区等。该项目永久用地达亩,总投资约9亿元。 红原机场的建成,对阿坝州西部丰富的、“养在深闺”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开发注入了新的商机与活力。现在,红原机场与九黄机场一起,担负起阿坝州空中交通的重任,即:实现在红原机场落地,先游览美丽的大草原、达古冰山,再乘车前往九寨沟和黄龙,最后从九黄机场出州,反之亦然。红原机场和九黄机场的“双打配合”,可使游客在3天内舒适地游完草原和九寨黄龙。[ 色地:现在大家抵达的这个地方叫色地,是红原县的一个乡,全乡平均海米。她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时的途经地,是进入红原大草原国家草原公园入口,也是中国自驾游黄金线之一。相对红原的其他乡,色地的交通相对使得,东出可达国道线,西出可至省道线。 色地乡是一个很美妙的地方,她不仅拥有丰富的安多藏族民俗、秀美的原生态景观和生态美食等高品位旅游资源外,还拥有神秘的格萨尔文化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到了色地,有一个地方可千万不要错过,那就是色地境内一段叫作“垛克”的草原。“垛克”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石阶。这段草原特别美丽,远处,在与草原接壤的山脉的边缘,生长着一小块一小块的针叶林,数条小溪从林间流出,在平坦的草原上曲折迂回,草原遍洒零星的帐篷、牦牛、马匹和绵羊。近处,是草原并不是单纯的绿布,而是各种颜色的花朵点缀其间的花氊。 产自色地的松贝母,是我国最有名的贝母品种!色地的虫草,雖然和其他地方的虫草相比,品相差,个体小,不过价格很低,很是实惠的。如果不是送人而是自用,完全可以买一点。 麦拖岗:在日干乔大沼泽地的背面,就是色地的麦拖岗,麦拖岗意为“花山”。麦拖岗曾是当年红二、四方面军会师的山梁。每年夏天,这里漫山的红花开得极为灿烂,仿佛就是为了纪念当年那支坚毅的红色队伍吧。所以我们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一定不能忘了当年这支最可尊敬的队伍和这群最可爱的人们,要知道,没有他们的艰苦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说起藏獒,也许大家特别有兴趣,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点点与藏獒有关的知识。藏獒,又名西藏獒、獒犬、番狗、龙狗。产自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的猛犬。身长约厘米左右,体毛粗硬,丰厚,外层披毛不太长,底毛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则浓密且软如羊毛,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藏獒性格刚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总使人望而生畏。护领地,护食物,善攻击,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但对主人极为亲热。是看家护院、牧马放羊的得力助手。 藏獒在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主要用于护卫牲畜。据说藏獒是举世公认的最古老而仅存于世的稀有犬种,在古老的东方有关藏獒神奇的传说已被神话为英勇护主事迹的化身。他忠心护主的天性,不仅是游牧民族的最佳保护犬,同时也被认定是国王、部落首长的最佳护卫犬。 藏獒是极古老的大型犬种,据考证,原始发源地为青藏高原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河曲地区。根据考古学家对藏獒古化石的鉴定,证实它的历史已超过了五千年;国外有关文献对其有详细记载,证明圣伯纳、大丹、匈牙利牧羊犬、纽芬兰犬及世界多种马士迪夫犬均含有西藏藏獒的血统。公元前55年,腓尼基人将其由中亚西亚运至英国繁殖,后至罗马帝国时,獒犬被带至罗马,在圆剧场中用于和熊、狮搏斗,此外在多数的罗马战争中,藏獒亦作为军犬。 藏獒外表高贵,非常聪明、独力、意志坚强,对陌生人是冷峻的,严谨保护分内的领地。因此遇上它后千万不要惊慌,要镇定自若,不能表现出恐惧,或者故意吓唬它,不能死死盯住它的眼睛,因为那样看起来是在向它挑衅,因为狗也是会看人表情的。其实藏獒在领地之外不会像狮子老虎那样攻击人的,一般只会警告性的向你叫。而且一般情况下它也不会离开领地太远的。把你赶走了也就没事了。 民族禁忌 忌讳在寺院附近砍伐树木,高声唱歌,钓鱼,捕鱼,打猎杀生;家门口生火,贴红布条,插树枝或门口的木杆倒插,表示家里有人生病或妇女生育,忌讳别人进内;若要拍摄寺庙或朝拜者,宜先征询一下,避免发生争执或对他人造成不敬;遇有藏族人来敬酥油茶,为表示礼貌,应尽量不要推辞,喝茶时,假如杯中喝剩一点,即表示要继续喝;如果一口气喝光,则表示不想喝了,主人即明白什么意思;藏族见面时,习惯伸出双手,掌心向上,然后躬身施礼;对尊贵的客人,还有献哈达的习惯,客人应以此回礼;对当地原住民不要使用“藏民”、“阿罗”等称谓,这是很不礼貌的;对宗教所用的法器,火盆等不得跨越;另除苯教外,经筒和经轮不得逆转; 民族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