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的惊世而起 让西南小城西昌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在这里,有全国各地的旅游者、 消费者及南红经销商 在这里,每天都会有上万人来淘南红 而且全国80%的南红都是从西昌发出的 ▲西昌南红市场 在西昌海滨路上 有一个专卖凉山南红原石的市场人们把这里叫作“南红鬼市” 这个被称为“鬼市”的地方 有人从此发家致富 也有人从这里倾家荡产 所以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但如今的南红“鬼市” 淘到一块完美的南红原石简直比登天还难 ▲《南红之谜》纪录片截图南红早市 南红“鬼市”其实就是原石早市 南红“鬼市”开始在凌晨四五点,天还没亮。 产区的石农们早早地把昨天刚采到的南红原石材拿到南红早市卖,在彝族群众彼此试探讨价还价的交锋声里,南红“鬼市”就醒了。 ▲西昌南红“鬼市” 传统意义上所说的“鬼市”,一是指有鬼、假的、来路不明、非法的东西多;二是凌晨天黑前就开市,天刚刚一擦亮就像晨风吹雾一样自然散开了,来无影去无踪,既无人组织亦无人管理。 ▲老北京“鬼市” 西昌南红“鬼市”,其实就是南红原石交易的早市,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其实很多城市都有鬼市,比如老北京城就有七八个。 比起其他城市的“鬼市”儿,西昌的“鬼市”要简单得多,只有一种商品,南红。凌晨伊始,月明星稀,薄雾未去,沿西昌海滨路排开,直至南红玛瑙城,场面颇为壮观。 ▲《南红之谜》纪录片片段 南红“鬼市”是什么样? 远远看去,夜色中,影影绰绰,或蹲或站的人们,三步一群,五步一伙,到处是星星点点的手电筒亮光。 人们常常手执两个不同的电筒,一支白光,一支紫光,白光用来查看南红原石的颜色与綹裂,紫光则拿来查看南红原石是否注胶。 ▲南红“鬼市”淘货的人 一阵寒风吹过,想到“鬼市”之名,竟然会不自禁打了个寒颤,赶紧混进人群的喧嚣。可这里的热闹下,不管是裹着彝族披风的彝族老阿妈,还是打扮摩登的都市妇女,说的都是彝族话。 若有幸碰上好料,人们随即一哄而上,一窝蜂地围上去,有人拉他的手,有人抢他的包,还有人拼命往他手里塞钱。那阵势绝对吓坏第一次去观战的你。 ▲《南红之谜》纪录片截图 早已见惯这样场面的彝族小伙气定神闲,不管身边的妇女怎么吵嚷,他依旧一边摇头,一边等着对方加钱,三百、五百、一千…… 妇女们一边抽出手中的钱添加到小伙的手中,一边骂骂咧咧。小伙也不回话,直至觉得价格合适了,把钱接下揣进兜里,这就算成交了一桩生意。 ▲《南红之谜》纪录片截图 南红鬼市那些不成文的“规矩” 付了钱的人刚拿到石头,转身之间,已经有人在问价。同一块石头,新一轮的交易大战已经拉开。据说,天亮之前,这些原石已经倒过几道手。 看似混乱,自古“鬼市”都是有讲究的,比如看货不问货,看好以后再讨价还价,讲好后一手钱一手货,两清后转身掉头就可以不认账,打眼不打眼全凭个人本事。买到假货不怨人,买到好货那叫捡“大漏”。 ▲南红“鬼市”扎堆的人群 这个道理,南红“鬼市”也通用,都是在黑漆漆的夜空下进行的交易,一些彝族兄弟的原石都是从油、木屑里面捞出来的,不管是裂,还是颜色,要靠非常细心的经验和眼光来判断。稍不注意,天亮一看,亏了。 但南红“鬼市”上相比白天市场好料子较多,所以要想得到好货不得不冒黑出来找料子,如果运气好,捡到好原料的几率肯定也大过白天相对稳定的南红市场。 ▲南红原石 南红“鬼市”见证了南红的发展 不管是运气还是经验,南红“鬼市”天还未亮,看料子仅凭手电来看,这样很难看出料子的好坏,哪怕是行家,也只有见到比较有把握的料子才会出手。 ▲南红原石 买原石的大多是南红商家,他们定期或不定期的来这里收货,回去加工成成品销售。极少数是南红爱好者买回去叫熟人定制雕刻。 不管你是谁,在这里交易谈拢了就直接拿钞票付钱,别看那些摆在地上全是泥土的石头,可能比黄金还要贵。 ▲《南红之谜》纪录片截图 从无人问津到蜂拥而上,南红“鬼市”身处南红源头,作为南红特色的交易模式,见证着南红产业的一路发展,同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南红“鬼市” 天色渐亮,城管刺耳的喇叭声沿途响起,所到之处,人群尽散,海滨路恢复了车水马龙的正常模样。没有人会想到,一场金融大战刚刚在此拉下帷幕。 南红玛瑙城的商人们也开始苏醒,打开店门,或者抢占摊位,一起迎接那些早起的倒爷军团们。他们刚刚从“鬼市”倒腾出来的南红,在阳光照耀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南红之谜是中宝协成员单位 立足源头,厂价直销 专营精品好南红 热门文章推荐: 想要了解南红?一部全面的南红纪录片就够了!别比价格!这才是真正的宝玉石级南红南红产业分析报告:未来10年,南红将迎来“黄金期”国内首部南红纪录片《南红之谜》首发全面系统介绍南红历史文化▼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翡翠王朝APP进入无忧购南红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