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03798.html 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后,不再给地方医保增补权限,但还是给地方留了一个小尾(福)巴(利),要求各地方在3年内剔除原有增补品种。 就是这个尾巴,不同地方,能玩出不同花样,目前表现出色的,当属重庆。 6月8号,重庆医保局发文,公布三年内消化的地方增补医保目录,我看完后,不得不佩服山城的领导,不愧是“方脑壳”,做事有智慧。 国家医保局领导曾要求,各省按4:4:2节奏调出地方医保品种。重庆深刻领悟上级精神,奋勇当先,按5:3:2节奏,超指标完成任务。 可仔细研究具体目录时,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重庆的调整原则是: 1.属于国家医保目录删除品种以及无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批文的药品,于年1月1日起不再纳入我市医保报销(渝医保发〔〕80号文件已明确); 2.属于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品种的药品,于年6月1日起不再纳入我市医保报销的药品(渝医保发〔〕80号文件已明确); 3.批准文号为“药准字B号”的药品纳入第一年消化; 4.文件已纳入医保目录、但厂家未申请医保报销的药品纳入第一年消化; 5.年在药交所无采购数据的药品纳入第一年消化; 6.有采购数据的地产药品及有本地药企生产销售、且在我市销售比例达20%以上的其他非地产药品纳入最后一年消化; 7.其他药品根据年在药交所采购使用量情况,按采购量由小到大排序,考虑参保人用药习惯,按使用量小的先调出的原则消化。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外地到本地。 第一年消化的品种,数量虽多,但多是一些临床使用少,或竞争厂家较多,价格较低品种,总销售金额少,最容易调整。如维生素B12、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等。 第二年消化的品种,则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销售金额超大的品种了,如五水头孢唑林,胎盘多肽,紫杉醇脂质体,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复方曲肽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谷红(注射剂)。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大都不是重庆当地企业品种。 第三年消化的品种,看一眼截图,就能秒懂了。一眼望去,红彤彤的一片特色火锅。 即使这些没有标明企业的品种,也掩盖不住浓浓的麻辣味。 国家医保省钱办法是,专挑销售额大的品种,通过集采降价,节省费用。 而重庆医保的做法是,从小品种入手,占用医保资金大的品种反而靠后,地方企业品种放最后。 国家和重庆地方的做法,乍一看,似乎是矛盾的,但其背后逻辑却是相同的。 医保局的根本目的不是节省医保费用,因为医保的钱永远是不够用的,不论怎么省都不够用。他们真正的动机是资源再分配,重新分配医保资金。 通过集采,降低仿制药费用,留一点给创新药;通过DRGs,降低药品费用,留一点给医疗服务。而地方,还需要考虑现有既有利益如何分配,如何照顾地方企业。 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公平的分配资源,这是一门大学问,考验当局的能力。 明白这个道理,或许能帮我们理解各项医保政策的影响,从中找到潜在机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