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至此,我国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脱贫!高兴!笑起来!一年来,农民日报记者们行走在脱贫攻坚一线,从大山深处到茫茫草原,从戈壁险滩到荒漠原野,见证了很多人走出贫困开启新生活的历程,也看到了很多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年的最后一天,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故事、那些人、那些笑脸。

“三农”·笑脸——

家门口有了扶贫车间

贵州晴隆,贵州建隆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文俊很爱笑,在来建隆新能源车组装厂之前,35岁的她就在家种地,基本没有什么固定的收入。现在她很珍惜家门口的这个扶贫车间,工作特别认真,连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

或许之前她并不太懂新能源的概念,也从没想过能靠新能源谋一份生计,还能边工作边照顾孩子。马上,文俊就要成为车间的领班了,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向往。

“三农”·笑脸——牦牛产业有了强力后盾

彭措扎西是四川阿坝州红原乳业党支部书记。60多年前,六世贡唐仓·丹贝旺旭活佛个人筹资创立了红原牦牛乳业,把牧民家的牦牛奶收上来制成奶粉,帮助牧民增收致富。

因为信仰,所以纯真,虔诚的牧民感恩六世贡唐仓的贡献,在牛乳的供给上不敢有半点马虎,不添加牦牛奶之外的任何东西。如今,在政府、银行、保险、科研机构等七方的帮助下,红原牦牛产业发展有了强有力的后盾。

“三农”·笑脸——

未来想开一家自己的理发店

和义芳,是云南福贡县普职融合班届的应届毕业生。在怒江的一些地区,很多怒族傈僳族女孩子,十三四岁就做了母亲,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普职融合班在文化课程之外,特别开设了美容美发、中餐烹饪、摩托车维修等课程。和义芳对美容美发特别感兴趣,也掌握了烫发染发的基本功。9月下旬,她要在县城的职业中专半工半读。她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理发店。

“三农”·笑脸——

“大专家”来到了乡里

姚世先,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水塘堡乡卫生院病人。赫章地形崎岖,冬季湿冷,许多用背篓扛起家庭的中年人,往往人才50多岁,膝盖已经70多岁了。

通过东西部医疗扶贫协作机制,医院的“大专家”,可以远程问诊各乡卫生院的病人。如今,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再也不用拖家带口去毕节、贵阳甚至北京看病了。

“三农”·笑脸——参加培训,她有了一技之长

公保卓玛,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牧民,曾是当地无牛无草场的贫困户。

针对这类困难群众,河南县从技能培训入手,开设中餐烹饪、民族歌舞、家政保洁等课程,帮助贫困户就业和创业。年以来,河南县共开展“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43期,完成短期技能培训人数人,增强了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

现在,公保卓玛已经顺利完成培训课程,拿到了合格证,并在职业学校的帮助下,在县城的一家餐馆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三农”·笑脸——为家乡修铁路很有意义

赵东,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中铁八局松潘制梁场的清路工人。

成兰铁路连接四川成都和甘肃兰州,是一条客货两用的铁路。松潘站,将会是成兰铁路开通后的一个重要枢纽。

赵东打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很渴望家门口有一条铁路,也很自豪能够参与到铁路的建设中来。他说:“家乡的人都觉得很有意义,为咱们的家乡建设铁路,不仅可以把好的山货运出去,还可以让大山里边的孩子,让我们想去看外面世界的人,走出去的时候能够更便捷”。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王岩王可依张健楠

视频:王可依付小桐设计:崔鹏家监制:杜兰萍;编辑:王可依裴逊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