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壤塘县,是省委、省政府交给绵阳的一项重大而光荣的政治任务。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认真落实中央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和全省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3—2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赶赴阿坝州壤塘县、红原县实地考察对口帮扶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三天时间里,刘超驱车千余里,走藏乡、进基地、入企业,马不停蹄前往壤塘县克久食用菌种植基地、医院、壤塘县广播电视局、红原县更攀农牧民专业合作总社、红原阿拉基引水工程、红原县绿色生态产业园区等22个考察点,考察指导对口帮扶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看望慰问藏区困难群众和我市援藏干部人才。 年绵阳投入援建资金万用于壤塘县吾依乡壤古村克久食用菌种植基地扩大规模、改善设施,并继续由绵阳市农科院提供长期技术支持,今年预计产出香菇60万袋,产值达到万元。“现在年收入多少?”,“土地流转了,既能够在景区打工挣钱,还有入股分红”——村民们争先介绍家里的变化。刘超鼓励乡亲们坚定信心、自力更生,用辛勤劳动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壤塘县全媒体中心是藏区县第一个全媒体中心,绵阳投入援建资金万元,年6月建成。“通过机构整合、技术整合和资源整合,全媒体中心成为壤塘县传播党意、汇聚民情的重要渠道。”壤塘县文体广新局副局长陈雄谅说。刘超强调,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努力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播出去、把民情民意收集上来。 “贫困群众如何入股、如何分红?”在得知通过对我市援建资金的科学使用,红原更攀农牧民专业合作总社吸纳了全县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草场、政府扶贫资金入股,实现在企业、村集体多次分红时,刘超说,要把援建资金用到刀刃上,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构建新型合作体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早日脱贫。 “你们帮助解决了红原几十年都没解决的城区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在我市援建的红原阿拉基引水工程城区取水点,红原县长嘉央罗萨深有感触地说。刘超强调,要精准对接红原深度贫困地区民生需求,切实帮助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刘超还专程来到绵阳第三批对口援建壤塘、红原前线工作指挥部,看望慰问援建干部人才。希望大家把挂职当本职、把藏乡当家乡,说当地话、做当地人、办当地事,倾情倾力帮扶,真心实意为壤塘、红原人民谋福祉、办实事,做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援建成绩。市委、市政府将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为大家安心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记者:涂勇) 新闻链接:绵阳对口援建阿坝州红原县、壤塘县项目总体情况绵阳市第一轮援建(-年计投入援藏财政资金万,共36个援建项目(红原12个,壤塘24个),现已全部完工;第二轮援建(-年)项目计划投入援藏财政资金万(其中年已拨付财政资金万),共25个援建项目(红原13个,壤塘12个),现已启动项目24个,其中已完工1个。 援建干部人才基本情况:绵阳市先后选派3批援藏干部人才共人,医卫系统选派乡镇卫生院院长12人,对口帮扶支医医生12人,检察系统帮扶干部4人,教育系统支教教师16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