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创先锋青春榜样 7月7日,从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我院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骨二科主任肖聪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绵阳市仅他一人获此殊荣。 1 使命引领砥砺前行 肖聪同志于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医以来,他扎根于业务工作,十年如一日,用崇高的信仰、渊博的知识、辛勤的汗水践行着医者仁心和奉献精神;年1月,肖聪同志担任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他创新基层党建活动形式,积极探索形成了“党建+业务提升、党建+学科建设、党建+人才培养、党建+科研管理”系列工作模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肖聪凭着一腔热血、一身抱负,铭记初心使命,立足本职,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群众健康的铮铮誓言,将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患者和他挚爱的岗位。年,肖聪被省卫健委选派为优秀中青临床医护骨干人员,并赴以色列Barzilai医学中心交流,年赴德国帕德伯恩医院关节外科中心学习,他先后获得四川大学“优秀博士”及市直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医院“优秀科主任”、“十佳服务标兵”等荣誉。1 重视科研勇于创新 医学是永无止境的发展中学科,年肖聪博士学成归来后,牵头组建了骨二科,并将学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用到了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中,成功开展了半骨盆切除、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保肢技术、四肢复杂创伤精准修复与重建等10余项先进技术;其中,骨盆肿瘤半骨盆切除术、3D打印一体化定制假体治疗PaproskyIII型髋臼骨缺损手术等填补了川西北地区的空白,成立了3D打印研究室并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他潜心学习、努力专研,参研国家“十三五”课题一项、主持省卫健委科研课题一项、市卫健委科研课题一项,在国际期刊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2篇;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申报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1 仁心仁术甘于奉献 医院文化建设的重中之中。肖聪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感化身边的青年职工。他总是科室里最早来、最晚走的人,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常常废寝忘食。年10月,科室收治一名艾滋病患者,明知暴露风险高,手术风险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及科室负责人,他主动担任主刀医生,为其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由于手术难度大,肖聪在术中不小心划伤了手指,但他依然坚守岗位,事后只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我是科室负责人,我不上谁上”。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群众,骨二科与红原县、德阳市罗江区、梓潼县、安州区、游仙区、北川县等8个下级医疗机构和贫困地区建立科院、科科联盟。自科室成立以来,科室骨干坚持每周到联盟单位开展教学查房、培训讲座、手术示教累计余次。年,在开展精准扶贫医疗定点帮扶工作中,肖聪得知红原县有一名12岁藏族女孩患有双侧马蹄内翻足畸形,他第一时间奔赴红原县会诊,并将藏族女孩真真接到科室,为其成功实施了手术,真真恢复了自主行走能力,实现了生活自理。1 精于管理建强团队 肖聪认为“人才是科室发展的基石。只有走出去,才能开阔视野,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他鼓励科室员工外出学习,并给予经费保障,医院学习、进修,参加专业学术会、培训会,同时先后邀请多位知名专家来院指导开展新技术,不断培养和提升科室整体技术力量。针对科室高、中、低不同层次的职工,他采用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的方法,为他们量身打造培养方式,力争人人有特长,个个是专家。一方面,他定期组织开展疑难病会诊、典型案例讨论,提升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另一方面,他主张以教学相长的模式,通过临床带教工作带动职工成长成才,科室医护人员轮流主讲疾病诊治新进展,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习的主动性。近年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科室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管理理念日趋成熟。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2岁的团队中,医院第二届医师节医疗组优秀团队、临床路径管理目标控制优秀奖、大外科服务创新展示优胜奖等荣誉称号。(刘书伶) 投稿:党委办 编辑:黄平 审核:王春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