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鸡的祖先是“红原鸡”,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唐代就有养殖,最早是在儋州北岸地区饲养,古时候的北岸地区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到处是野猪出没、荆棘丛生,山峦叠嶂、古木参天,交通极其闭塞。儋州鸡自小就在山林、灌木丛中,任其在那片红土地和一些黑石头堆里刨食,采食野果或追逐昆虫、微生物等。 唐代宰相李德裕任官海南时期,在《谪岭南道中作》中写道:“五月鑫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其中的“潮鸡”指的便是儋州鸡。《儋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石鸡,又名潮鸡,形特小,潮涨则鸣,其声长且清,有如吹角。” 经过儋州地区劳动人民长期选育和自然驯化,儋州鸡完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其适应性广、觅食能力强、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耐高温高湿、早熟、敏捷性高、就巢性强等特点。与其它品种鸡相比,儋州鸡的特征非常明显:野性十足、能飞善打、个体较小,重量一般在2斤多,脚杆细小,脚的颜色有黑、白、黄三种颜色。毛羽光鲜亮丽,颜色为花灰、花白、花黑和白4种色彩,为土鸡中不可多得的品种。 儋州素有“无鸡不成宴”之说,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婚娶嫁女,甚至,在民间还衍生了看鸡脚算时运、供奉石蛋(儋州鸡产下的微型蛋)求平安、坐月子时食用儋州鸡补身子等习俗。由此可见鸡在儋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当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的品质需求越来越高。儋州鸡凭借着肉质鲜嫩,肉香浓郁,皮薄肉实、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优良特性,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儋州市畜牧兽医局委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对儋州鸡的选育和配套关键技术工作进行研究,历经18年收集选育、提纯复壮让儋州鸡的基因更加纯粹,也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儋州鸡这一优势鸡种资源。据了解,为促进“儋州鸡”的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扩大产量,提升知名度,儋州鸡已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而作为非常宝贵的热带家禽品种,儋州鸡也受到越来越多商家和食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