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型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00615/7970462.html昨天去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看展,这是我们五位妈妈的年度约会。上次见面,是去年八月间,去的蔡店清凉寨。这次,是黄陂盘龙城,位于武汉西北,离天河机场仅两站路,我坐地铁2号线坐17站历时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很欣喜于有这样的一期一会,急于出门的我下楼后才想起来自己没有带口罩,又返身上楼拿口罩,一身汗。好在地铁比我预想的要快,我7点半出门,9点就到了盘龙城地铁站,我们约的是9点半见面,我站在地铁口看着眼前的车流,决定自己先去博物馆,那里离地铁站步行只需十来分钟。这个名为“长江万里青”的展览主题是“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展示了商周时期长江游流域几个重要遗址的件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另外还有盘龙城遗址的挖掘开始过程、武汉的城市变迁等,入口处的宣传片做得既美且炫,忍不住拍了一段视频。移步展馆,看那些商代前期的文物,分四个主题,既田疾兵、设宴飨客、异彩华章、物华天宝。那些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器很精美,难以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于火中识金,冶炼青铜,然后制作各种各样的器物,然后有了眼前的展示柜中的兵器、礼器、生活用具。这样一些深默的诉说者。出土于随州的那尊蟠龙兽首铜罍的器盖上盘踞着一只昂首挺立的蟠龙,蟠龙双目凸出、双足前踞,背部还铸有立棱。肩部饰有两只夔龙纹的耳,罍身有着兽面纹、夔纹、凤鸟纹等精美的纹饰。(蟠龙兽首铜罍)看到了来自于三星堆遗址的铜人头像。阔口、方颌、纵目、蒜鼻、大耳、粗颈,线条硬朗,风格独特的面容造型真的令人惊叹。(近距离地看三星堆铜人,很特别的感觉)不得不说战争是刺激科技发展的动力,这里展出的商周时代的兵器之复杂、精良,远甚于农具。我在战国时期的菱格纹剑面前伫立良久,它的主人是谁?它曾经参与了多少腥风血雨?见证过多少朝代更迭?它的身后有多少秘密?假如刀剑能说话,它会讲一个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有一个单元展示的是贵族的墓葬和平民的墓葬,区别在于墓穴的大小,棺椁的规格,陪葬品的品质和数量。将世间的曾经拥有带一部分到死后世界,以期得享,这是人们的幻想,也幸亏了这样的幻想,让后世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器物一睽前人的生活。地表之上,风云激荡,金戈铁马,多少古物付与风尘与硝烟。地层之下,保存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而能得见天日的,也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我在那只蛙纹铜铙前看了好久,看着那只蹲伏在纹路中心的小小的蛙。如此的静美,却又生动,蕴藏着活力,似乎随时可以蹬跃而起,弹射向宇宙洪荒,无尽虚空。(蛙纹铜铙)随州出土的曾侯丙方缶,真正的大器之美,不由感叹这就是古色啊。而它上面的纹样让我竟然想到了LV。(曾侯丙方缶)看到那些精美的鼎,我会踮起脚来,从高处往里面看,想象当年里面盛着怎样的食物,古人如何列鼎而食,想到郑灵公面前的大鼎里的甲鱼汤如何成了君臣反目的引子。看看西周时的铜觥,想到觥筹交错中的觥原来就是这样的啊。(西周铜觥)在我旁边,一个女子一边用手机拍着展示柜里的铜尊一边对她身边的男子说:“这个好好看啊,我在网上淘同款的花器来养多肉,一定很美。”我就笑。我们要热爱生活啊,就像古人一样。……这个展的体量很大,分四个厅展出。看到最后的4号展厅只能是匆匆浏览一番就出来了。有意思的是,在记录盘龙城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有一段文字是作家、历史学者张承志的记录,年他以北大历史系实习生的身份参加了发掘,他说当听到探铲与柱础的撞击声时的激动,对考古他曾经是怀疑派,那一次之后信服了考古学。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黑骏马》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的必读书目。现在95后00后的大学生很少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作家了,“理想主义”早已成了一个被嘲讽之词。而我和朋友们出了展厅之后,是例行的拍照时间。在这里我居然碰到了女儿的中学同学的妈妈,和我一样,她也是和她的姐妹们结伴而行,由此可见中年女性的友情之重要:)中午时分,芳草的先生请我们在附近的三五酒店吃饭,饭后去参观她家后湖边上正在装修的房子。在那个幽静的小区里走了走,看人家一楼的院子里的花,还有悠闲的猫。时间过得飞快,一下就三点多了,我们就此告别,江江开车送我们到地铁站,可是在路上聊着聊着,江江说:“这不行,话还没有说完,还没有尽兴啊,我们找一个喝茶的地方去喝茶吧。”文利提到了解放公园一隅的时见鹿,可以喝茶,这是一个网红书店可我们都没去过,倒是好主意。于是,一行人就直奔那里而去。在时见鹿转了下,决定去解放公园转转,一路上边走边聊,话题很多,当然都是中年女性的话题。我有好多年没有来解放公园了,发现这里真的很美,每一步都有景致。在一片树林边,看到树干上系着万国旗一样的A4纸,原来这就是有名的相亲角,我们决定去看看。一个女子很主动地迎过来,她的招呼语是:看着你们几个觉得特别舒服。原来她是一个儿子的母亲,现在她家里房子车子一应俱备,就是缺一个儿媳妇……百闻不如一见,催婚的都是父母。我们边走边聊,五点多才返回到时见鹿,江江点了桂花茉莉茶、玫瑰乌龙茶,向北一早从潜江带来美味的毛嘴卤鸡,也勾起我们前年潜江行的记忆。芳草也骑着单车从她家里赶来,给我们带来水果。大家一边喝着茶,一边分而食之。然后江江在那里整理一上午她给我们拍的照片,向北教我、文利、芳草调呼吸,走模特步,几个人各得其乐,竟也乐而忘返。8点半,是真的要回家了,我们在离开前进到书店,看看里面的书。在书架上,我发现李碧华的小说和刘亮程的散文竟然神奇地排列在一起,一个是香港作家写都市小说,一个是西北作家写乡村散文,一个情节吊诡文风华丽,一个是情节简单语言诗性,两个人真的是反差极大,却在对人性的洞察与思想的深刻上各有千秋,如此置放虽出人意表却又相互衬托。我也就忍不住给她们简短地介绍了一下两位作家,他们的书都值得一读。步出书店时,热衷于跑马拉松的江江提到了村上春树的《当我在跑步时我在想什么》,她说她每年要看几遍,受益颇深。这本书我还没有看过,我说那你就给我们讲讲吧。于是,站在马路边上,她笑着给我们讲了书中的一些她觉得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村上春树跑步的缘起,他描绘的跑步时从换衣服、穿鞋子开始一直到结束跑步的感受,他眼中的每天穿不同跑衣的女士,他在异国他乡参赛的经历,等等。听了她的介绍,我决定也要找来好好看看。和文利、江江分手后,在一起去地铁站的路上,我对向北说,模仿村上的标题,在我这里是:当我在游泳时我在想什么。已经连续十多年去过武当山的向北说,是啊,那我这里就是,当我在爬武当山时我在想什么。我们就笑了起来。这样的一次聚会,最后是在对一本书的分享中结束的,这真的是很有意思。早上在盘龙城的地铁站,出站的时候,我看到一只白酒的广告,广告辞用的李白的诗句,“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而当我在进盘龙城博物院的1号展厅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投影于墙壁与地面的巨幕视频,极具视觉冲击,在我看来正是逝川与流光的演绎。展厅里的所有的一切,虽然跨越千年,也不过是一瞬。而我们这样的一天,也是逝川,也是流光。(逝川与流光)PS:今天除了拍古董,另外抓拍了四只小可爱。在门口两个小孩子头凑在一起看地上的一小虫子,我过去看了看,是一只鼻涕虫,算它倒霉,怎么就爬到这水泥地上?两个小孩都穿着白T,牛仔七分裤,也许是双胞胎呢,我没有问他们,但是忍不住拍了两张照片。后来,我在解放公园看到两个拎着捞来的小金鱼回家的小男孩,看两个人结伴而行的身影,忍不住也给他们拍了一张照片。他们的小时光,亦是我眼中的美好。——我的书————我的工作——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二十年心理领域的学习、探索、体验、实践 主要方向:青少年咨询、婚姻情感咨询 若有需要,请发私信,或加绿茶的茶真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