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身边的先进典型

尕让卓玛,女,年10月出生,青海省泽库县人。年2月入职红原县人民法院工作,先后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审管办副主任等职,现任红原法院流动法庭庭长。年8月选派到红原县阿木乡卡口村任第一书记,无论在司法办案一线,还是在基层脱贫攻坚阵地,她坚守服务宗旨,戮力前行,急当事人所急,解贫困户所盼,用青春热血汗水不负韶华,在驻村期间先后被评为省、州、县各级优秀驻村干部。

生于斯长于斯不负重托担使命

从最开始的“白眼”到主动倾诉生活困难,都离不开她一次又一次的上门耍“无赖”。刚开始驻村时,生活和工作都很不适应,村两委成员不服从安排,走访群众吃“闭门羹”“遭白眼”……擦干眼泪,并默默告诉自己“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次又一次的入户调查,倾听群众心声,掌握群众的真实愿望及诉求,精准对接群众所需所盼,找准民生保障突破口,用巧劲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在她的主动带领下,在各级干部的积极配合下,在全村群众不懈努力下,年阿木乡卡口村实现整村脱贫。

扶贫先扶智更要扶志。有一名叫巴拉的小学生期末考试得了奖状、受到老师表扬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尕让卓玛,他就是贫困户求旦夺基的儿子—阿木乡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其实,巴拉刚开始是一名不爱学习、不听父母话的孩子,尕让卓玛在走访到这一情况后,经常挤出一点时间“上门服务”,一开始巴拉很反感这位爱管闲事的阿尼,她却不厌其烦,软磨硬泡,让他慢慢地主动学习,让巴拉从学习中找到了乐趣。现在,巴拉会主动找她检查作业,还经常在她面前炫耀努力得来的优异成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打响疫情防控狙击战以来,村道值守时,她化身为“志愿者”,防疫知识宣传时,她化身为“宣传员”,防护物资紧缺时,她化身为“缝纫工”,服务点就餐困难时,她化身为“厨师”,群众采购物资困难时,她化身为“采购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以坚定的决心保护一方平安与健康。

以法眼分善恶以婆心辨是非

在办理每一件案件中,她都会认真查阅案件资料,分析案情,耐心听取当事人陈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年,她审理一起原告达某、易某诉被告特某同居关系抚养纠纷案件。原被告双方同为红原县牧民,由于长期受当地陋习的影响,且双方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两原告与被告保持长达10年的同居关系。随着法律宣讲的不断深入,两原告意识到现有的生活方式是违背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在主动与被告脱离同居关系未果的情况下,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至红原县人民法院。尕让卓玛作为案件的承办人,深入基层一线,详细了解案件事实,通过她耐心细致地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且对调解结果非常满意。

“马背“变“车载”时代在变初心未改

骑着马、背上国徽、带上干粮,红原法院“流动法庭”又踏上了去远牧点的路……

年7月,四川省第一个流动法庭在红原县人民法院挂牌成立,针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网络不通畅的远牧点群众诉讼难的情况,办案法官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采用马驮步行的方式组建巡回审判团队,深入牧区,开展巡回审判,解决群众纠纷。

巡回审判从“马背法庭”进入“车载法庭”时代,她始终秉承和弘扬“马背法庭”的工作精神,将巡回审判车把法庭搬到牧民群众家门口,就地调查取证、开庭审理、调解纠纷、以案讲法、以案释法,进一步提高了办案效率。

舍小家顾大家狠心妈妈不“狠心”

作为一线基层第一书记,何尝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家有两个小孩,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生,但她常常只能以办公室、村委会或定居点甚至远牧帐篷为家,家庭工作两不误的尕让卓玛,白加黑、五加二是家常便饭,她在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