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9月21日,阿坝州红原县瓦切镇特色蔬菜种植园内,旦真贡不停地招呼记者品尝西红柿。 这个坐落在海拔米高原上的蔬菜大棚内,西红柿、莴笋、黄瓜、生菜、辣椒长得正好。 “今年是第一年试种,明年就可以规模化种植了。以后再扩大到亩,本地人吃蔬菜就不愁了。”作为该蔬菜种植园区的试种负责人,旦真贡对目前试种的效果很满意。 据悉,红原县平均海拔超米,几年前,全县蔬菜基本靠外地供给,不仅价格高而且品种少,对农牧民来说是一种负担。 如今,绵阳对口帮扶红原县,不断加大高原有机蔬菜研发力度,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红原的菜篮子得到极大改善,农民也增加了收入。 吃菜难 海拔太高无法种蔬菜 帮扶单位建大棚试种 今年42岁的旦真贡,对红原县的天气颇为了解。 “一年只有一个月适合种菜,其他时候种不出来,温度太低了。”旦真贡回忆,这一个月时间,顶多是农牧民在自家院子周围撒些菜籽,收成如何全凭运气。 平日里要吃蔬菜,只能去农贸市场购买,品种少,且价格昂贵,“大部分蔬菜都是从成都拉来的,光是运费都得一大笔,所以便宜不下来”。 如何在海拔米的高原上种出蔬菜?如何减少老百姓开支,让大家吃得起蔬菜?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红原县委县政府想尽了办法。 年,对口帮扶红原县的绵阳市相关单位、三台县农业农村局与红原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决定投入万元,在瓦切镇“川草1号”基地附近,建设一个面积达亩的蔬菜种植园区。 年4月,该园区动工,大半年时间,园区内道路、水渠、连栋式覆膜钢架大棚完工,一期工程规划20亩土地,共建设4个大棚。 今年3月,政府部门将这一片承载着诸多期望的土地,交由红原县益众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打理。 该合作社的负责人,便是旦真贡。 种菜难 技术落后吃了亏 像心疼孩子一样心疼菜苗 种草、打草,是旦真贡的职业,种蔬菜,还是头一遭。 接到任务后,他立即召集合作社的社员平整土地,自己又开车跑到县城,买了十几种蔬菜种子回来。 凭借着记忆中农技专家培训的内容,他把其中一个大棚用来专职种草,一个大棚用来种花,另两个棚用来种菜和燕麦草。 “我把土地划出来,一小块一小块的,把菜籽种上去,根据说明书浇水,种了半个月才发现,有的菜需要随时浇水,有的水浇多了反而会死。” 没办法,只好求助农技专家,从头再来。这一次,他把喜欢水分的菜规划到一起,喜欢干旱的菜规划到一起,严格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浇水、通风等,“像心疼自己的娃娃一样去心疼菜苗”。 得益于大棚内合适的气温和播种技巧,这次,小白菜、瓢儿白、生菜、白瓜都长势喜人。 旦真贡又迅速在其他土地上种上了莲花白、莴笋、辣椒、西红柿、丝瓜、黄瓜等蔬菜。 今年7月8日,种植基地首次迎来丰收: 牧草收获公斤、老燕麦收获公斤、黑麦草收获1公斤、小白菜收获公斤、瓢儿白收获公斤、红萝卜收获公斤、白萝卜收获公斤,总收益约2.8万元。 “截至现在,小白菜、生菜、瓢儿白已经收了三季了,估计到11月中下旬,就能收第四季。”旦真贡说。 高原菜篮 红原有了自己的菜篮子 贫困户家门口上班 在临近草场的一个大棚内,5亩土地,被旦真贡划分成了4块。 其中一块种植做青贮饲料的嫩玉米,一块种植牧草,一块种植西红柿、丝瓜和黄瓜。 西红柿长势喜人,红彤彤的果子挂满了枝干。但旁边的丝瓜、黄瓜的叶苗则开始枯萎,一些来不及长大的果子已经开始腐烂。 “这些死了的,全部都是遭了虫害,我就是想看看不打药的收成如何。”旦真贡说,他相信,从今年的产量来看,明年严格按照农技专家的指导进行种植,一定会有好收成。“等二期、三期工程全部完工,这亩土地全部种上蔬菜,当地一半以上的人就不愁吃蔬菜了。” 来自红原县科学技术与农业畜牧局的官方资料显示,当前的4个大棚,每年可生产蔬菜0公斤,生产牧草公斤,可收益25万元左右。 目前,该项目由红原县国投公司运营,在脱贫攻坚方面,也由益众农机服务队专门聘请贫困户进行农技服务,一年请短工60余人,每人每天劳务费元,聘请长工4人,每人每月元工资。 来源:华西都市报投稿邮箱:hyxrmt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