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黑脸琵鹭

摄影:朱兴超

很多人知道儋州这个地名,或许只是因为这里是苏轼生命最后一个流放地。

年,62岁的苏轼被流放到海南岛的儋州。在儋州的亚热带丛林里,苏轼完成了他45岁时在黄州开始的沉思录《东坡易传》,以《易经》为路,苏轼展开了他的中国文化之思。

年,朝廷大赦天下,苏轼复任朝奉郎,只得舍弃他在儋州亲筑的房屋北上。还没有回到京城,就于年8月24日病逝于常州。

历代都有画家对苏东坡的形像进行描摹,这是当代画家赵蕴玉临摹张大千的《东坡居士笠屐图》。现藏于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摄影:王国荣

儋州湾

摄影:杨川

如今,完全现代化的城市与苏轼那时已经无法重合,只能从儋州流传至今的地名可以看出他的影响——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

儋州湾

摄影:杨川

然而,在城市以外的儋州湾滩涂,或许我们还能一睹,东坡先生曾经看过的景象。“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摄影:大萌

海南的湿地资源丰富,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5大类,图为儋州新英湾湿地。

摄影:冯尔辉

湿地的功能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能为鱼类鸟类提供觅食地和“育儿室”,图为湿地边上的观鸟屋。

摄影:冯尔辉

摄影:蔡挺

白鹭

摄影:冯尔辉

※小白鹭(Egrettagarzetta),全身呈乳白色的鹭科鹭属鸟类。白鹭在我国常见于江南地区和海南岛,南方所见白鹭多为留鸟,不随季节南北迁徙。喜欢站在海边红树林或者稻泽沼塘中的白鹭,往往单脚站立,另一脚缩起,颇有“遗世独立”的韵味。但它如果需要觅食的话,那只缩起的脚会在水中搅动,帮助小鱼小虾和昆虫泛起,便于啄食。

喜欢站在海边红树林或者稻泽沼塘中的白鹭,往往单脚站立,另一脚缩起,颇有“遗世独立”的韵味。但它如果需要觅食的话,那只缩起的脚会在水中搅动,帮助小鱼小虾和昆虫泛起,便于啄食。

当然不止白鹭,海南岛是候鸟进入中国境内第一站,而儋州湾是海南岛已知迁徙水鸟数量最多、珍稀濒危水鸟种类最多的鸟类栖息地,高峰期监测到水鸟数量达只以上。SEE基金会任鸟飞项目在地伙伴在儋州湾共监测到鸟类16目50科种,其中包含许多珍稀濒危野生鸟类。

摄影:冯尔辉

儋州湾是海南已知唯一,

勺嘴鹬越冬地,

和海南第三大黑脸琵鹭越冬地。

绘图:勾子怒了

年和年,连续2年监测到勺嘴鹬(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儋州湾越冬,最高数量达6只,超过勺嘴鹬种群数量的1%;

勺嘴鹬(Eurynorhynchuspygmeus),小型涉禽,体长14-16厘米。勺嘴鹬觅食时用嘴在水中或烂泥中像扫帚一样左右来回扫。据此特征和它那呈铲形的黑色嘴,在野外很容易地就能与其他鹬类区别开来。

摄影:冯尔辉

黑脸琵鹭

摄影:朱兴超

-年,连续5年监测到黑脸琵鹭(IUCN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儋州湾越冬,最高记录达到24只。

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全身羽毛大体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脚,前额、眼线、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鲜明的“黑脸”。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

摄影:朱兴超

摄影:朱兴超

除勺嘴鹬和黑脸琵鹭外,儋州湾还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小青脚鹬、黑嘴鸥、黄嘴白鹭、白肩雕、黄胸鹀;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红原鸡、栗树鸭、大滨鹬、鹊鹞、草鸮等32种。

绘图:勾子怒了

绘图:勾子怒了

翻石鹬

摄影:蔡挺

繁殖羽红颈滨鹬

摄影:冯尔辉

红脚鹬

摄影:蔡挺

红颈半蹼鹬

摄影:冯尔辉

阔嘴鹬

摄影:冯尔辉

摄影:冯尔辉

儋州湾不止是人类的食堂,

也是鸟类的觅食胜地。

黑脸琵鹭正在觅食

摄影:陈正平

每年3-4月,成千上万的候鸟们会飞过中国的天空,沿着相对固定的路线,陆续从越冬地飞往繁殖地,开始它们长距离的迁徙路程。

最早迁徙入琼黑脸琵鹭

摄影:冯尔辉

越冬的黑翅长脚鹬

摄影:冯尔辉

全球候鸟迁徙线路主要有八条,其中三条从中国经过,分别为东非——西亚迁徙线、中亚——印度迁徙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每年从中国过境的候鸟种类和数量约占迁徙候鸟的20%—25%,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地处重要的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之上。这三条线路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走的鸟儿也不是单一的。这主要是根据长期观测得到的统计。

已知鸟类的将近一半属于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往不同地区。迁徙的鸟类借助一系列导航线索完成旅行,包括太阳、地标、星斗,甚至地球的磁场。其中一些只飞行很短的距离,但最极致的旅者会为筑巢地点和季节性食源而飞越大陆和大洋。

摄影:冯尔辉

黑脸琵鹭

摄影:冯尔辉

湿地是候鸟的关键栖息地,对栖息地的保护对候鸟生存、迁徙具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的东部湿地尤其是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对鸟类的生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红树林

摄影:冯尔辉

儋州湾生态资源丰富,是海南西部红树林主要分布点,其中大面积红海榄树林国内罕见;同时也是中华鲎(IUCN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海南最重要的分布点。

难得一见的鲎交配

摄影:冯尔辉

候鸟在华夏大地和海洋的上空迁徙往来已逾百万年,它们的旅行也在中华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诗经》中的“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到汉高祖的“鸿鹄高飞,一举千里”;从李杜的“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到宋词的“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人们正在清理互花米草。互花米草被列入世界最危险的种入侵种名单,会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摄影:周贤富

如今候鸟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活动,只有我们正确的选择,才有可能让后代在现实中激赏鸟儿壮阔的旅行,而不是仅仅依靠书本中的只言片语去臆想。SEE任鸟飞项目组及其在地伙伴在全国36项目点开展鸟类监测、湿地巡护、解除威胁、自然教育等活动,力图保护湿地及鸟类。希望我们的后代依然可以看到苏轼诗中“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这样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画面。

摄影:大萌

※图片来自SEE任鸟飞及在地伙伴

点击下图或文末“阅读原文”

预订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

《华夏地理》杂志3月新刊

长按下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