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皮肤科医院那个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HappyTeachersDay教师节快乐汶川县

教师节

忆母校?谢恩师

我们曾经在校园开心快乐过

我们曾经在校园努力奋斗过

不管你现在身在何方

母校永远是个温暖的字眼

?

教师节,也许你还有机会坐在教室

也许你已经告别象牙塔多年

但是一定有一所学校、有一位老师

是你心中的最美

1.汶川中学

四川省汶川中学是“5.12”地震后以原威州中学为历史文化背景,整合了原汶川县的桑坪中学、七盘沟中学,由广东江门市斥资2.4亿元人民币建成,学校位于汶川县威州镇雁门乡,占地亩。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是阿坝州办学规模最大、办学质量最好的学校。

目前,学校已获得“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师范学校”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余项。

2.绵虒中学

汶川县绵虒中学校创办于年,是一所以教育科研和寄宿制文化为特色的阿坝州农村中学寄宿制管理示范校。学校始终坚持“敬德修业,立德树人”为校训,始终坚持“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树文明校风,创绵中特色”的办学宗旨。

近年来我校荣获汶川县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一、二等奖、“阿坝州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阿坝州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

3.映秀中学

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原汶川县漩口中学)系州级示范性普通高完中,年建校。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人;教职工人,其中高级教师35人,省、州、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1人,国家、省、州优秀教师10余人。

学校培养了大批的社会有用之才,为清华、北大、北师大、复旦、南开、川大等知名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近年,学校取得“汶川县教育目标综合督导评估一等奖”“汶川县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办学成果。

4.水磨中学

汶川县水磨中学校位于汶川县水磨镇辖区范围内,地址是水磨镇盘龙路。占地面积为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学校现有职工人数有人。内设办公室、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招收水磨镇、三江镇适龄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招收阿坝、红原、壤塘、若尔盖四县牧区学生实施双语教学。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阿坝州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汶川县精神文明单位。

5.卧龙特区中学

由香港援建崛起于地震废墟中的卧龙特区耿达一贯制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大熊猫的故乡——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中段。新校园错落有致,古朴典雅。目前学校的办学思想是“以人为本,铭恩奉献,抓教学质量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现有教职工35人,共6个教学班级。学校占地20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拥有教学楼、理化生实验室、学生住宿楼、学生食堂、运动场和网络教室、计算机室、图书室、音体美劳功能室、电子备课室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全校采用了先进的地暖取暖设备。

6.汶川一幼

汶川县第一幼儿园创办于年,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5个,幼儿余人,教职工62人。

汶川一幼,整体现代感极强,校舍安全稳固、设施设备齐全、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幼儿园秉着“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园宗旨,努力将建成云朵上藏羌娃娃的乐园。

7.汶川二幼

汶川县第二幼儿园位于汶川县水磨镇,是5.12大地震后,由广东省佛山市援建的,于9年5月动工,9年9月完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m2,投资为.60万元,规模为中型幼儿园。

辖区内,年9月开办了3所村级幼儿园,年9月设立了郭家坝幼儿园,全镇招收幼儿余名。目前幼儿园在编教职员工47名,教师全部具备任职资格。

8.中铁映幼

位于映秀镇岷江河畔,始建于年7月。“5.12”特大地震以后,由中国中铁集团28万员工捐资万元修建。全园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能容纳名幼儿入学。现有教职工28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9人。目前在园幼儿多名,分为大、中、小7个班,园内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

映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感恩、活泼、尊重,创新的健康人格,争创“理念新、队伍精、质量佳、环境美、特色浓、幼儿喜欢、家长满意”的一流幼儿园。

9.汶川一小

汶川一小由广州市对口援建,星河湾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独资捐建,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绿化率30.6%,抗震设防烈度9度,总投资约万元。汶川一小是由震前的多所学校合并重组而成,学校建筑典雅,硬件设施一流。

学校成立以来,坚持内涵提质,努力培育“崇德、求是、铭恩、尚美”的校风,“培趣、养性、博学、创新”的教风和“笃学、善思、勤奋、活泼”的学风。建校以来学校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全面发展、乐观向上、成绩优异赢得社会的普遍赞誉,学校正昂首阔步朝着民族地区名副其实的“第一”小学前进。

10.汶川二小

汶川二小(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附属小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民国六年),历经沧桑,至今已有99年的办学历程。如今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有教学班18个,学生人,教师66人。

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和丰硕的办学成果使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电教工作试点校、全国语文创新教育试点校、四川省校本教材研究基地校、四川省百所艺术特色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示范校、四川省语言文字示范校、四川省民族地区校本研训基地学校。经过汶川二小几代教育人的艰辛努力,学校逐步办出了活力、办出了特色,成为一所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校园和谐的优质小学。

11.龙溪小学

学校始建于年。9年灾后重建总投资约万元,占地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人,教职工34人。

学校以“羊角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为育人理念,以“自信、乐观、团结、奋进”为校训,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基础,深挖本土教育资源,开设羌语、羌绣课程,组建羌族童声合唱团,积极探索学校羌民族文化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之路。

12.汶川特教

汶川特教围绕“全面发展,殊途同归”的办学宗旨,以“爱浇殊蕾,情育珍人”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品德教育放首位,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为重点,艺体教育显专长”的教育模式,坚持以“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为主线,以“民族文化教育、艺体学科教育和人性化课程教育”为主体,以“缺陷补偿,健全人格”为主导,着力打造“国学怡心、艺体怡情、手工怡技”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被授予“四川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三八红旗前进集体”。

13.克枯小学

学校距汶川县城3.5千米,前身为大克枯“国民学校”,始建于年。原校址位于汶川县克枯公社大克枯队。“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撤销大克枯小学、木上小学、大寺小学、竹石达小学、下庄村小学等5所村小学和周达、斗口石、高山等3个教学点,并入克枯小学。

学校目前共设7个班,在校学生人,其中学前、幼儿班学生12人,其它年级学生人,寄宿制学生占95人。全校共有教职工39人,有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28名,州县级骨干教师各2名。专科以上学历32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饮水思源,铭恩奋进”为校训,已形成“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的优良氛围,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4.雁门小学

位于县城的北大门,距离县城4公里,雁门因为“负山临江,两岸壁立,中道一线唯有鸿雁能够逾越”而得名。校园在汶川特大地震由广东省江门市援建,是一所全新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现有12个班,学生名,现有教师67名,包括6名村幼教师。学校总占地31亩,建筑面积10㎡;校舍面积平方米,生共有寝室间,可容纳名学生入住,普通教室24间,面积.8㎡,体育场地㎡,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学校近几年获得过“汶川县先进基层党支部”,“汶川县精神文明单位”、“阿坝州寄宿制管理示范学校”、“四川省省级示范食堂称号”、“汶川县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汶川县教育系统教职工篮球运动会男子冠军”等荣誉。

15.七一绵小

学校是“5.12”地震灾后援建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组织部“特殊党费”援建万元,对口援建广东省珠海市垫资万元。学校总面积.4平方米,各功能室齐全,可满足名学生就学。

学校以“深化寄宿制管理,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打造趣味体育、快乐阅读”为办学特色。先后荣获县最佳文明单位、阿坝州教育系统德育先进集体、阿坝州义务教育示范性寄宿制学校等荣誉。

16.三江小学

多年来,学校始终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为学生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学校全体教师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以“尊师守纪勤奋乐学”为校风,以“勤勉文雅活泼进取”为良好校训,教师形成了“诚心耐心倾心关心”的教风,学生形成了“团结合作善思进取”的优良学风。教学上以英语教学为突破口,连续几年学校教育教学成绩高居全县前茅,形成亮点。近几年,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次受到得省、州、县级的各种表彰。

17.漩口小学

学校占地约平方米,投资0余万元,采用了中山纪念中学的建筑风格。学校有教学班15个,学生人,教职员工59人。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共同发展、与时俱进;阳光每天,幸福一生”的办学理念;以“激情与胜利并存、永远长青”的孙中山精神和“援建大爱”精神为学校师生的精神支柱;积极开展特色教育:如美术课的泥塑、国画教学;规范的师生书写习惯;良好的师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学校科学种植基地;规范的寄宿制管理等。铸就了“幸福、阳光、自信、坚强、铭恩、奋进”的漩小人。

18.八一小学

“5·12”地震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援建,其前身是由清道光八年(年)创建的“储秀书院”,至今已有年的办学历史。新建学校占地约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78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学生人,教职工82人,本科学历15人,专科学历65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

学校以“为学生成长奠基,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办学追求。以“德馨才厚,胸怀宽广”为育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课改实验,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办学水平显著提高。曾荣获“四川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19.银杏小学

学校始建于年,四面环山,岷江河水潺潺,是读书育人的好地方。汶川特大地震,学校遭到毁灭性破坏。广东省茂名市仅用天时间,就在原校址上重建了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功能齐全的新学校。

学校秉承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先后获得了“县级最佳文明单位”、“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州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20.映秀小学

映秀小学38名教职员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大爱中前行,在感恩中奋进,克服困难,努力工作,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学校被国家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被评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被汶川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目前,映秀小学从8年8月板房复学时的名学生到年秋季开学,学生人数达到人。在灾后的教育教学中,历年的教学质量都获得全县一等奖。

21.耿达小学

学校位于闻名中外、风光秀丽的汶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学校秉承“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的理念,联系自然保护区的实际,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爱熊猫的教育,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生态、护林防火的意识。学校坚持将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第一要务,注重教学质量,狠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态科研的兴趣。

学校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正编教师25人,代课教师6人,宿管员2人,保洁员1人、门卫3人。幼儿教师8人(其中正编4人,代课教师4人)。年在校学生人数人,10个教学班,其中一至六年级学生人数人,六个教学班,单班教学。幼儿在校学生98人,四个教学班。

22.卧龙小学

卧龙小学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故乡(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卧龙镇),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皮条河畔,学校始建于年,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现有教学班级6个,学校各项功能室齐备,配备了7间电子白板教室,校舍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学生人数名,教职员工30名,共产党员7名,一级教师12名,二级教师5名,三级教师3名。大专以上学历15名,教师学历全部达标。

学校秉承“铭恩奋进,快乐学习,愉快生活”的办学宗旨,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学生,为传承卧龙文明,发展卧龙,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个个日子升起又降落

一届届学生走来又走过

不变的是对母校的情怀和思念

不变的是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

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

你还记得你曾经的恩师、同学、朋友和梦想吗

哪怕你现在已经走出象牙塔

蓦然回首,他们或许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但校园仍是那么美丽

谁才是你心中最美的校园

欢迎“投票”↑、“写留言”↓

图/文县教育局提供

注:活动图片刘欣(摄)

主管:中共汶川县委宣传部

主办:汶川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编:王飞

编辑:李琰、唐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