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www.a5city.com/ 外出旅行,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美食! 在阿坝洲的8天旅行中,我们第一天到达成都,办好入住手续已是一点多了。 我和先生商量了一下,既然来到了四川,无论如何都要吃一顿传说中的四川火锅吧! 再上一次来成都时,是和同事一起来的,当时去吃了当地有名的酸辣粉,那种辣的程度,吃进胃里感觉像是烧了火一样。 在广州人中我算是比较能吃辣的了,但四川的酸辣粉,是在2cm厚的辣椒油中,捞出粉条来吃,吃完后整个嘴巴都红肿发麻! 我们这选择了一家叫“大龙燚”的火锅店。这个字我还不会读,没文化真可怕! 估计跟我一样不会读这个字的人很多,因为店家专门把拼音写在了墙上。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们这次一开始就跟服务员说,我们只要微辣的。 微辣的鸳鸯锅端上来是这样子的 然后会越煮越辣 我们吃完火锅已是下午两点多,也许因为当天是周六,店里仍然有很多人,隔壁一桌小年轻竟然中午也在喝酒,看样子是喝得很兴奋。 这种火锅的香料味非常非常浓,吃完以后全身都沾了火锅味,走出去满大街的人都知道你才吃过火锅。 价格不算贵,两个人吃了元,其实不需要吃这么多,就是点菜的时候啥都想试一下,结果就点多了。 火锅吃得太饱了,我们决定走路去宽窄巷子逛逛。 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宽窄巷子了,所以不觉得有什么新鲜的。 就是一条聚满了游客的商业街,在这里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碰见说广州话的人,我们相视一笑,大家就明白都是来自于广州的,几年前来就已是这样。 这里有一种网红食品——兔头 说真的,我不懂为何这种食品会红起来,反正我觉得挺瘆人的,还专门把两个牙齿都露出来,看着就起鸡皮疙瘩,更别说吃到嘴里了。 没吃过,但也算是见识过吧! 这里的花生芝麻糖还是蛮香的,但我们还有很多路程要走,不方便带东西,所以只是走了一圈,什么都没买。 更瘆人的猪鼻,看一下都心慌,更不要说吃进口里!四川人的饮食品味真是特别! 这些看看就好 又咸又辣 实在是放不进嘴里的 四川的辣椒品种还是挺多的,现在也会有一些已经熬好的火锅料卖,拿回家放水里一煮就是四川火锅的味了,我嫌味精太多吃了口渴,所以没有买。 这是制好的火锅料 很多油、很多味精的那种 在成都可以随便拍照,这里是旅游城市,大家都已经习惯被拍照了。后来到了藏区就不是了,基本上没多少照片,因为导游反复强调当地人不喜欢被拍照,为了避免出现摩擦,所以眼看手勿动。 由于我们的旅行团饮食是自理的,其实一路上吃了不少当地特色饮食,但我们能吃上的大多是川菜,因为藏族人大部分不通国语,不会做生意,在藏东地区做游客生意的都是四川人或者新疆人,四川人以饮食住宿生意为主,新疆人以小吃和特产为主。 这是一款川色面条,名字忘记了,面条上面撒的是肉松,看着很辣的样子,吃起来还可以。 小炒牦牛肉——比吃盐还咸!在若尔盖县城时,我们整个旅行团还一起吃了牦牛火锅,牦牛肉口感没有我们平常吃的黄牛肉好,肉的纹理比较粗、吃起来比较硬。 咸猪手——顾名思义,口感就不用说了,自由想像...... 这是当地的一种青菜,叫不出名字,口感有点像菜心苗,专门跟老板说了让他少放盐,所以这是我的最爱!没有之一。 手撕羊肉——这是新疆人在红原县上一个小镇里开的拉面店吃的,肉本身没有味道,沾上辣椒粉吃。 面馆的对面有一家这样卖牦牛肉的店,跟广州的完全不同,拍下来纪念一下,店主是藏族人,肉的价格不敢去问。 这是当地产的酸奶,25元一桶,没吃过不知道,无糖的!买了两大桶,太酸了,尝了一下,另外一桶扔掉了。 最后一天在阿坝县吃了正宗的藏餐,整体评价还是不错的,值得一试!图中黑乎乎的是血肠,里面灌的是牦牛血,忍住恶心吃了一块,口感像是吃面粉一样,同样是没味道的,沾旁边的辣椒粉,辣椒粉里面有很多的味精。 牦牛肉烤土豆片——土豆片烤得很绵很香,味道不错,吃了很多,牦牛肉有点硬! 这两款是甜品,上面加的是酸奶,下面的饭口感有点像八宝饭。 上了一份手撕牦牛肉,一大块那种,配了一把小刀给客人边切肉边吃,俊哥帮我们切好了。 这是当地理县产的糖心小苹果,口感不错,爽甜中带点略酸,在高速公路休息站上卖12元一斤。 路过理县时发现到处都是,4-5元/斤,买了一箱10斤到机场托运回来,确实好吃,这是我此行唯一推荐的食品。 带回家洗个澡,就变成了天仙照! 每次长途旅行,有疲惫、有美景、有美食、更有欢乐......我喜欢在过了很久后才写回忆录,把手机里的照片删完再删,剩下的那些就一定是精髓,值得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才把它记下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