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03/4753196.html 曲流之美 文/李忠东 四川多江河之域长江上游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涪江、沱江、嘉陵江、渠江南北纵横,浩浩殇殇黄河上游白河、黑河一掠而过留下啊娜倩影▲嘉陵江。摄影/图虫创意四川的河流因为要穿越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地形陡峭地带需要穿山劈岩因而大多气势磅礴、峡长深邃、直来直往以向下侵蚀切割为主但在这些河的上游地区或流经四川盆地的地形平缓处却发育一种不走直线的河流它们弯弯曲曲、不紧不慢一步三回头地游荡在空阔大地▲自然曲流。摄影/王治河道千回百转不断漂移、摆动一路留下优美曲线和无数状若弯月的牛轭湖这就是曲流一种不走直线的河流(请横屏观看) ▼ ▲黄河上游白河曲流峰。摄影/王治01曲流-最柔美的河流-曲流又称河曲、蛇曲河指河道弯曲形如蛇行的河段曲流分为自由曲流和深切曲流是河流最为优雅和柔美的段落▲自然曲流。摄影/王治这种河流 主要受地形条件的控制 自由曲流 往往出现在地形的开阔区域 而深切曲流 往往是在自由曲流的基础上 经地壳抬升 河流迅速下切而形成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 河流形态以峡谷激流为主 但河流的源头区域 多自由曲流 四川盆地丘陵区 发育深切曲流 (请横屏观看) ▼ ▲曼扎塘自然曲流。摄影/王治02曲流如何形成-横向环流-曲流形态多姿柔美 但形成原理十分简单 当河流流经平缓空阔地段 河床坡度减小 向下侵蚀的作用减弱 向两侧河岸侵蚀的作用加强 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 致使河道发生弯曲 因而 侧蚀作用 是曲流形成的关健 ▲曲流形成动图。引自/桔灯勘探弯曲河岸凹入的部分称为凹岸 凸出的部分称为凸岸 当河水行至拐弯处 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 使水流不断地向凹岸冲去 凹岸越来越往后退缩 河流弯曲度越大 同时 在河底产生向凸岸的补偿水流 将底层水流压向凸岸 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 形成边滩 这两种流向相反的水流在河流的横剖面上 构成了 横向环流 在横向环流的作用下 河道变得越来越弯曲 最终形成曲流 (点击播放视频) ▼ ▲曲流的形成曲流继续发展 相邻两个凹岸越来越靠近 最终直接连通 就这就是曲流中常见的 截弯取直 被截去后残留的河道便形成 牛轭湖 ▲曲流的形成而截弯取直后的新河段 又会在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下 形成新的曲流 然后 截弯取直 从而复始 于是 在大地上便不断留下新、旧河道 漂移、摆动的痕迹 ▲曲流在大地上漂移、摆动留下的痕迹。摄影/王治03曲流形成条件-草原、盆地-曲流形成 需要具备两种自然条件 地形既要相对平坦 还要有不大不小 恰到好处的落差 落差太大 河流下切速度大于侧向侵蚀 就会形成峡谷,而不是河曲 落差太小 河流就会潴淤形成湖泊 而无法在河床流动 ▲平坦的高原草甸区,更容易形成曲流。摄影/杨建其次 河流经过的地表 软硬恰好、松散适度 太硬 河水无法下切 会形成滩流、紊流 太软或太松散 优美的蛇曲形态 不易被保留 江河源头的高山草甸区 最容易形成曲流 草甸植物发达的根系 能更好地保持自由河曲的形态 ▲草甸植物发达的根系,能更好地保持自由河曲的形态.摄影/杨建四川石渠、色达一带 三江源区 横断山的山间盆地 若尔盖 毛垭坝 冰川形成的U形谷底部 都发育大量的自由河曲 四川盆地的川中丘陵 早先形成的自由河曲 下切,嵌入岩层 形成深切曲流 以嘉陵江最为典型 ▲深切曲流的形成示意动图,引自资料 04曲流:黄河在四川的姿态-黄河最柔美的段落-黄河 从四川境内的西北 一掠而过 流经石渠、阿坝、红原、若尔盖、松潘 河曲成群 逶迤直达天际 形成最美的 “黄河曲线” ▲黄河逶迤直达天际,摄影/围巾海盗(图虫创意) 白河 又称嗄曲、安曲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东端的查勒肯 由南往北流经红原县 至唐克乡以北汇入黄河 白河进入红原大草原 流速减缓 河道弯曲加剧 留下一连串的牛轭湖和废弃河道 据统计 白河从龙日坝流出峡谷到唐克汇入黄河 直线距离多公里 蜿蜒出多个半封闭的圆圈 10余个Ω形河湾 形成82个牛轭湖 ▲卫星图上看白河。 月亮湾 白河千百个美丽河湾之一 白河在这里蜿蜒盘旋 形成新月形河湾 这里不仅河湾秀美 而且远山起伏 草地一撒千里 繁花如织 清晨与黄昏 阳光洒向河湾 河湖水光泛金,波光粼粼 无限柔美尽汇于云蒸霞蔚间 ▲白河形成的月亮湾。摄影/李忠东 黄河第一湾 黄河 自古就有“九曲十八湾”之说 而“第一湾”便位于若尔盖县唐克镇 黄河自西向东款款而来 蜿蜒迂回大草原 在索克藏寺前与白河相汇 然后一个°的折转 向西北逶迤而去 留下S形的黄河九曲第一湾 ▲黄河第一湾,摄影/王治 黑河 又称墨曲、麦曲、洞亚恰、若尔盖河 因流经沼泽草甸泥炭层 两岸黑色泥炭出露 水色灰黑而得名 发源于红原县与松潘县交界处 岷山西麓哲波山的洞亚恰 一路往西北穿过若尔盖大草原 于玛曲东汇入黄河 ▲黑河曲流,摄影/大卫黄(图虫创意) 黑河流域丘缓谷宽 曲流发育,多牛轭湖 全长为公里 牛轭湖累计个 平均2公里便有一个 下游段多湖沼,泥炭储量丰富 水草丰美 我国三大名马之河曲马 便产于此地 ▲黑河曲流,摄影/杨建 贾曲 黄河右岸支流 发源于阿坝县与红原县交界处山岭 曲折向北 河长公里 流经草地沼泽区 在曼扎塘留下 最为密集的曲流 然后向北汇入黄河 (请横屏观看) ▼ ▲曼扎塘,摄影/秋石(图虫创意) 05长江河源-以曲命名的河-在藏语中 "曲"就是河流的意思 我国长江、黄河的河源地区 便有许多以“曲”命名的河流 河流的源头区 恰好盛产曲流 雪山之水,汇聚成溪 在广袤的土地 自然游动 ▲冰雪中的高原曲流,摄影/杨建 巴颜喀拉山以西 石渠、色达一带 长江上游的雅砻江、金沙江与黄河 纠葛缠绵 巍峨的雪山 星罗棋布的冰川湖泊 成片高寒湿地群 蛇一样摆动的河流 共同维系着长江、黄河源头的生态平衡 大渡河的源头区 主要位于青海省 但阿柯河、梭磨河、东柯河的上游 却在阿坝、红原等地 留下许多生动的曲流 ▲大渡河支流磨梭河上游曲流,摄影/李忠东 06横断山深处的河曲-U形谷中的曲流-横断山 由山脉、江河构成 以山势高亢,地形陡峭著称 但在山脉之间 往往有构造断陷盆地的存在 而冰川作用的夷平 也会形成平阔的夷平面 既便是峡谷中 也有冰川侵蚀形成的 底部平坦的U形河谷 ▲冰川U形谷中的河曲,摄影/杨建 它们为 曲流的形成 创造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河流当然不会辜负美意 于是雪山之下 森林环抱之中 野花若锦,河流如蛇 曲流经过之处 皆成美景荟萃地 ▲格聂山下的虎皮坝曲流发育于冰川U形谷中,摄影/李忠东 07四川盆地的深切河曲-盆地、峡谷-河流 经过平坦的区域 都有可能形成曲流 流经四川盆地的河流亦不例外 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 均由四川盆地的西北向南东流淌 然后在四川盆地南部或南东汇入长江 因而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区 都形成了百折千回的曲流 ▲嘉陵江支流凯江大回湾。摄影/杨建 只是这种曲流不是自由曲流 而是深切曲流 它是早期四川盆地湖沼平原形成的 自由曲流 在地壳抬升作用下 逐渐下切形成 这种曲流 嵌入在岩层中 蜿蜒在田畴阡陌、菜花麦浪之间 自有一番滋味 ▲沱江曲流将资阳城揽入怀中。摄影/山水过客(图虫创意) 嘉陵江曲流 嘉陵江 长江上游左岸支流 古称西汉水、潜水、阆水、渝水 发源于秦岭山脉代王山南侧 在广元进入四川盆地后 形成余公里的曲折河道 然后注入长江 ▲嘉陵江阆中段曲流。摄影/杨建 高坪青居、蓬安马回、武胜东西关 嘉陵江曲流中的 三大“Ω”形曲流 将曲流之美演绎到极至 被戏称为“度”曲流 尤其是青居曲流 曲率达42.75 封闭率达0.98 堪称 完美曲流 而在武胜西关和礼安 连续两个曲流 最近直线距离均为米 分别绕出22公里和24公里的河道 (请横屏观看) ▼ ▲嘉陵江青居曲流中。摄影/杨建 沱江曲流 沱江为长江左岸一级支流 古称中江、内水、金堂江、牛鞞江、资江、雁江、金川、釜川、泸江等 发源于龙门山 沱江穿过龙泉山 进入四川盆地丘陵区后 河道开始弯曲 ▲沱江曲流。 至汇入长江 直线公里的距离 弯出近公里的河道 河湾多达60余个 近度的完美河湾 约16个 ▲沱江曲流。摄影/杨建 其中 金堂五凤溪 简阳至资阳南段 内江南段 自贡琵琶镇 泸州海镇 为沱江五大曲流 ▲沱江资中段。摄影/王治 涪江曲流 涪江为嘉陵江右岸一级支流 古称金盘河、小河 发源于岷山山脉 在三台县一带 保留了多处废弃河道遗迹 流经射洪后河道越来越弯曲 至沱牌镇 曲流形态开始完美 沱牌镇至合川汇入嘉陵江 直线距离不足公里 弯出了约公里河道 射江沱牌镇、潼南玉溪、合川太和 为三大曲流区 ▲沱江曲流遂宁段。 渠江曲流 渠江为嘉陵江左岸一级支流 也称渠河,古称“潜水”,又名岩渠水 发源于大巴山 是除了嘉陵江干流之外 四川盆地曲流最发育的河流 渠江出巴中市 河道开始弯曲 至合川北汇入嘉陵江 直线距离约公里 弯出公里的河道 超过50个河湾 ▲渠江曲流。 典型河段有巴州区三江镇至曾口镇段 平昌白衣镇段、渠县文崇至三汇镇 渠县东、广安香龙镇北 “Ω”形完美曲流有7处 渠县东侧曲流最近距离不足米 河流绕行了米 ▲渠江曲流。摄影/无境(图虫创意) 岷江曲流 岷江为长江左岸一级支流 古称渎水、汶水 发源于岷山山脉 至青神县后 河道开始弯曲 在汉阳镇形成 曲流 ▲岷江曲流。 直线距离仅3公里 却弯出了20余公里的河道 形成四大拐弯 以及著名的平羌三峡 ▲岷江曲流。图片/源自网络 -END- 参考文献: 1.李忠东,谭祎波,《天下四川》》,中国旅游出版社,年4月; 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年; 文丨李忠东 编辑 老侠 图片 王治杨建李忠东等 部分图片源自图虫创意及网络 寻找自然美景 探秘山水奇观 用脚、相机和键盘记录地球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