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园艺山—汶川—马尔康(星期三晴) 头天晚上在上马村黑元素-金土地喝了成团酒。一切约好,次日晨8点半出发。 8点50分,终于约齐。统一号令各车手机导航“马尔康”,启程出发。经成都绕城高速(D从二绕就转弯了)上都汶高速,在绵虒服务区汇合。经过汶川,在曾经光顾过的“羌家食府”午餐。途径米亚罗小镇路段遭遇了堵车。后来才知是G国道公里处铺路,实行间歇式单边放行。后面的路就好走了:两次经过试运行的汶马高速,并且免费通行。一路无话。18点左右到达马尔康。入住D已预订好的阿坝晶金隆酒店。放下行李停好车,便出门去吃晚餐,今晚是D的同学请客。D同学W(党校,孩子在DC读的高中)设宴“三妹食府”,吃的是当地特色美食:松茸鲜菌汤锅。席间,W夫妇高歌藏羌咂酒歌助兴,气氛愉快热烈。菜饱酒足之余,我们辞别两位东道主,出门一逛康定夜景。 1.到达酒店,对面就是文化体育广场 马尔康 2.东东来办公过的学校 马尔康 3.热情的同学兼朋友、兄弟 马尔康 4.康定县的母亲河——梭磨河 马尔康 马尔康市乃沿河而建。此河是马尔康市的母亲河。发源于红原壤口境内,壤口以上称壤口尔曲,以下则称作梭磨河。沿河的城区一边是步行绿道,临山一边是木栈道。山一边有婆陵甲萨遗址公园,夜里难以辨识,感觉尚在废弃之后的回复整修之中。夜色中,梭磨河水流湍急。想是雨后山洪的缘故。雨后的木栈道也比较湿滑,明灭的路灯光照下,有时会辨不清上下台阶。俺跟D说,应该叫他这位马尔康的同学给市政工程建议一下,在栈道每一级台阶边沿画一条提示线才更安全,这可是利民工程哦。我们沿着木栈道从上游往下游走,心中疑惑这河段、栈道、浅山是不是都包含在婆陵甲萨遗址公园之中。因为当我们后来从上山步行道上到山顶时,见到山顶正在进行旅游设施建设,而由这山顶下到另一边时,又见到了山下的一个广场和数尊雕塑。这些雕塑中的人物看起来都是一些甲士,他们一手握剑,一手却握着两端如蛇(或者龙?)一样的弓。每张弓上有有两个蛇头,这一下子让我想起这段时间正在读的一本叫做《巴蜀图语》的小说。小说里巴蜀古文明中就有两头蛇的许多传说,跟西蜀许多大山、古羌人等密切关联。难道说小说里写的,并不仅仅是附会之言?古羌文明该是一种怎样神秘的人类文明? 5.康定县的母亲河——梭磨河 马尔康 6.到此一游~~~ 马尔康 7.醒目招牌“岷山宾馆”下就是刚才晚餐的地方~~~ 马尔康 8.以前没做功课,这里其实有一个很不错的景点 马尔康 9.梭磨河夜景 马尔康 10.梭磨河夜景 马尔康 11.这应该就是那个遗址景点的一部分 马尔康 12.这也该就是那个遗址景点的一部分 马尔康 13.这也还是那个遗址景点的一部分 马尔康 14.看看介绍~~~ 马尔康 后来在俺有心情写这篇简单的游记之时,问了问度娘有关“婆陵甲萨”的始末。原来这“婆陵甲萨”是一个古城遗址,意思是“保宁都护府”或“用泥土筑成的官府”。古城堡位于马尔康镇半山坡上的俄尔雅村五组对面,传说是由哥邻国国王董卧庭和利啰在唐朝的帮助下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古城堡依山构筑,黄土夹筋、层叠夯筑而成。现存有大、中、小不等的堡垒27座,大型土垒高、长、宽各12米,中型者长、宽各11米,高8米不等。古堡之间,有相连的土木建筑。总体构筑略呈梯形,分布较有规律,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城堡的建筑模式、构造理念与本地世代沿袭使用的石砌“邛笼”式建筑,有明显区别,具有古代中原建筑文化特征。王城依山傍水,拥有居高扼守,攻防兼备的军事性能。其设施配套、生活、生存条件已相当完备,曾经应该是一座古代驻有重兵的军城。因此,它在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古建筑学、古军事学等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考证研究价值。 只可惜,一则我们团队对于古文化遗址没有一探到底的执着之心,二则时间已经是晚间,大家出来逛逛相当于消食散步一般,也就没有一定要看个究竟的心理需求。于是这个具有“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古建筑学、古军事学”价值的景点也就与我们“就此别过”了。 15.资深帅哥美女到此一游 马尔康 16.留个影 马尔康 17.也是留个影 马尔康 18.职业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