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7月30日,记者走进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看到了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云,白得透亮; 天,蓝得透彻; 草,绿得纯粹…… 一眼望去,大片的草原上一头头黑色的牦牛正悠闲地吃着草。 红原大草原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红原县,以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孕育出了牦牛的优良品种麦洼牦牛,被誉为“牦牛之乡”。 让红原藏于“深闺”的牦牛真正走出去,打响红原特色牦牛产业品牌,既是红原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发动机”,更是搞好精准扶贫的“新引擎”。 7月31日 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红原县政府、四川国中食品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红原县国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屠宰加工基地正式运营,这也标志着红原县畜产品加工迈出了新的一步。 今天,这片大草原正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大踏步迈进致富之路。 红原大草原 让红原牧民吃上“产业饭” “红原县产业脱贫的路子非常窄,产业极度单一,只有牦牛。”红原县委副书记、县长索仓嘉央罗萨表示,“牦牛产业一直是红原的支柱产业,是全县牧民日常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做好牦牛产业的文章才能真正带动红原县脱贫致富。” 肉可食,乳可饮,毛皮可用,连粪便都能生火取暖……牦牛浑身是宝,如何真正将“牦牛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是红原县脱贫摘帽的重要砝码。 “以前多余的牦牛奶只能做成奶渣子,几毛钱一公斤,卖不完的就坏掉了,现在牦牛奶一公斤7块钱,很值钱的!”一位刚刚将牦牛鲜奶卖给红原县扶贫龙头企业红原牦牛乳业公司的藏牧民激动地说道。 红原大草原 “公司通过企业产业拉动实现牧民增收,近两年,公司累计支付牧民鲜奶款1.3亿元,签约售奶牧户多户,其中贫困户户,占24.9%。”红原牦牛乳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优先收购贫困户鲜奶,并给予特殊补贴,支付贫困户奶款万元,户均收入达余元。同时,探索实施“公司+合作社+牧户”模式,通过收购鲜奶、加工乳制品、招工等方式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 走进红原牦牛乳业公司,记者看到生产车间配备了数十个集冷却、检测、过滤、储存为一体的中心奶站、移动奶站和自动消毒、恒温为一体的奶槽车,引进最先进的奶源体系保障了牦牛鲜奶可在2小时内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制成罐装牦牛奶粉,销往国内多个地区,在欧美市场也很“走俏”。 今年1-7月,该企业收购鲜奶吨,生产牦牛乳粉、奶油、液态奶共计吨,实现产值万元,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 今天,依托当地独特的优质牦牛资源,红原小小牦牛正做出产业大文章,红原牧民正吃着牦牛“产业饭”,擦亮红原牦牛这块“金字招牌”。 为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坚持推动产业发展、树立行业标杆、打造特色产业,同阿坝州政府一道积极支持在红原建设牦牛精深加工产业园区,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四川省国中食品有限公司就是行业的典型代表。 “国中将以新企业开业为崭新的起点,凭借积累了30多年的牛肉行业先进管理经验,做大做强牦牛养殖、收购、屠宰、深加工、仓储运输、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四川省国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先平告诉记者,“以前,牧民一头牦牛卖到牛贩子手中只有元,现在开创‘牧民养殖+合作社+企业’模式后,价格高至-元,既从源头上保证了牦牛肉的品质,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脱贫致富。” 据了解,屠宰基地投产后可吸纳藏区多人就业,带动养殖户家,通过精深加工打造藏区绿色食品,切实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以及牧民增收。 索仓嘉央罗萨表示,当前,红原县牢固树立“生态兴县、工业强县”理念,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畜产品精深加工、中藏药研发、新型能源开发三大绿色生态主导产业,致力打造牦牛绿色产业园区。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牦牛绿色产业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入驻企业已达到20家,发展成为了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区域和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投资热土,不仅是红原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转型升级的平台,更是红原工业经济逐步崛起的缩影,引领未来发展的高地。到“十三五”期末,绿色产业园区将实现产值20亿元,增加就业余人。 红原县 让红原特色品牌“牛起来” “以前,在冬春时节缺少草料,牦牛会‘掉膘’,针对这一问题,公司联合省畜科院和草原研究所合作进行科技研发‘青储’饲料,对牦牛进行饲料补充,既保证了牦牛肉的肉质,更是极大缩短了牦牛的生产周期。”孙先平讲道,一头牦牛从以前需要5-6年的生产周期缩短至现在只需3年左右,提高了经济效益。 红原县国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农表示:“目前,公司斥资多万元在红原县牦牛产业园区高标准、高起点新建企业,按‘欧盟进出口标准’建设屠宰基地,拥有平方米的屠宰车间,吨屠宰污水处理站,冷冻库8座,牦牛肉冷藏能力达吨,牦牛肉的年加工能力达00吨。” “下一步,企业将加大牦牛肉精深加工力度,生产加工牦牛肉卤制系列、牦牛肉罐头系列、牦牛肉休闲系列三大板块牦牛肉产品。”孙先平告诉记者,目前牦牛肉价格为5万元/吨,经过品牌升级改造后,将达到7万元/吨,切实增加游牧民和企业的经济收益,助推阿坝州的牦牛产业及绿色食品的发展。 “牦牛肉是天然绿色生态食品,公司拟制定牦牛肉产品标准,将牦牛肉做成牛肉中的‘奢侈品’,真正打响‘高原生态牦牛肉’的品牌。”孙先平说,目前企业以标准化制定、打造溯源平台模式,让藏区的生态农业产品从原料基地走向中心城市,让消费者吃上高原生态有机食品、放心食品。 遛遛牛体验店 当前,红原县正通过驱动牦牛产业发展,增加可持续“造血”功能,进一步促进牦牛产业综合开发,积极培育牦牛肉产品市场,大力开拓牦牛肉食品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发挥牦牛肉食品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推动我省牦牛肉食品产业的发展,引领贫困群众走向脱贫奔康之路。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农产品加工处处长何开华表示:“红原县要整合资源,企业抱团发展,共同打造地方区域性品牌。” “目前,红原拥有‘红原麦洼牦牛、红原牦牛奶粉、红原牦牛奶’三个国家地标认证,有效支撑了全县农畜产品加工稳定发展。”红原县副县长卢兴春告诉记者,“下一步,红原将建设以现代草原畜牧业为主导、生态加工业为主攻、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支撑的高原牧区草原经济,通过产业延伸、产业多元、产业升级,走出一条‘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和畜牧业‘绿色崛起’之路,努力将红原建设成为青藏高原牧区县的绿色产业集聚重地,打响红原县特色产业品牌。” 杨萍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