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刷经寺镇是阿坝州红原县的一个重镇,地处阿坝州腹心地带,为阿坝州几何中心点所在位置。其与县城邛溪镇为红原仅有的两个镇之一,为红原县南大门。位于鹧鸪山北面,东与黑水县马河乡、南与理县米亚罗镇、西南与马尔康县梭磨乡接壤,北与本县壤口乡相邻。距离县城km,距州府马尔康72km,距成都km。省道线贯穿全镇,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和1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22个省、州、县驻镇单位,全镇总人口人,其中城镇居民1,人,农村人口1,人,是多民族聚居区。

历史沿革刷经寺地区史上最初为西羌牧地,古蜀国北疆所在。至南北朝期间为吐谷浑属地,后入隋。至唐时为羁縻州“恭州”所在地,开元二十四年(年)析静州置,治所在广平县(后改和集县,今四川省红原县刷经寺镇)。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红原、黑水等县一带。天宝元年(年)改为恭化郡,乾元南北朝期间政权分布元年(年)复为恭州。广德元年(年)地入吐蕃。吐蕃大将噶尔·钦陵赞卓征服其地,得以有效控制松茂古道,成为吐蕃东界重要据点。吐蕃帝国崩溃后,角厮罗、党项(西夏)、宋先后控制其地,民族迁徙频繁,为藏彝走廊北部门户。公元年元灭宋后,建立土司制,设松州、潘州,辖地包括刷经寺全境,后划归陕西行省。明朝时,境内中北部仍置松州,隶松潘厅,有松潘草地之称;南部置杂谷安抚司。清时,境西北部隶松州,与壤口、四寨属四土中的梭磨土司和卓克基土司,后又隶理番厅。刷经寺镇所在地长期为梭磨土司官庙(老康猫寺)所在地,大量印刷经文,故得名刷经寺,亦称“哈尔加郎”,藏语意铸神之地。中华民国时期,南部和北部分别由理潘县和松潘县管辖。年6月至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路过红原,经过刷经寺。爬雪山、过草地、越沼泽,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经历长征中最为艰难的岁月,这片草地深印着红军的足迹,镌刻下中国革命史上那段最为艰难、最为悲壮的征程。在这片草地上留下了“金色的鱼钩”和“七根火柴”等动人的故事,留下亚克夏山红军烈士墓、日干乔大沼泽、色地坝、年朵坝大草地等革命遗址(其中亚克夏山位于刷经寺境内)。红原广大牧民群众为红军当向导,把自己家维持生计的青稞和牦牛支援红军。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和全国解放后,曾多次高度评价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藏羌人民的革命业绩,并深情地将其赞誉为中国革命史上特有的“牦牛革命”。年3月,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即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设治红原刷经寺,时间长达4年。刷经寺由此成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首任州府所在地,为阿坝州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年8月,阿坝州府迁治马尔康,理县由原地域迁往红原境内,治地刷经寺,红原始有正式建制,遂有今日红原境界雏形。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红原县。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总理亲自为红原县命名,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

发展状况刷经寺镇为高山峡谷向高原草场的过渡地区,属农牧业过渡地带,是红原县唯一的农业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济主要以农业与畜牧业为主,林副业为辅,因气候为长冬少夏的高原气候,故不出产大米、小麦、玉米、红薯等重要粮食作物,只种植有青稞、油菜、甜菜、胡豆、白菜等相关农作物。直到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人均耕地面积变为只有不足0.5亩,开启了粗狂农业的改变。鉴于此,刷经寺地区逐步侧重服务、商贸、流通领域的发展,使服务、商贸、流通行业逐步上档次,上规模,至年底,服务、商贸、流通领域的GDP达万元,全镇现有从事服务行业51户从业人员人,从事商贸行业31户从业人员72人,集贸市场一个从业人员30人。刷经寺利用其夏季温凉的气候优势,自年建立金针菇种植示范基地以来,吸引了外地金针菇种植户15户来该镇投资,年投资总额达余万元,年产值达余万元,解决人就业,带动刷经寺本地区3户种植户投资种植,及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农业方面从8年开始大量种植莴笋,因当地气候的原因,使得在成都平原冬季生长的莴笋在当地的夏季能反季节健康生长,所以成为高原特色反季节蔬菜而广受欢迎,并发展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刷经寺地区又因为原始森林密布,生态环境良好,故为重要野生菌类、中药材产地,盛产羊肚菌、美味牛肝菌、松茸、虫草、红景天、川贝等珍稀菌类、药材,是红原县野生菌类、中药材的主要交易场所,年成交额在65万元。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发布
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