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我不是一个喜欢走回头路的人,白羊座勇往无前的星像特质在我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川西阿坝州的理县,却成了我的一个例外,半年来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这个地方,在桃坪羌寨、在毕棚沟,留下了很多影像纪念。理县,这个理想之县,承载了太多我对川西的神往! 2号我们在武侯祠乘坐直达理县的旅游车。自助游的亲们可以在成都茶店子车站乘坐成都——理县的长途公共汽车,每天6班,票价60-66元/人;也可以在都江堰客运汽车站乘坐前往理县的班车,票价39元/人。沿途经过都江堰、汶川到大理县,也可以乘坐发往古尔康、红原的过路客车。根据自身的行程安排,中途可以在桃坪羌寨、理县县城、毕棚沟或古尔沟下。一言以蔽之,自由行的交通还是很方便。 Day1成都—杂谷脑镇—甘堡藏寨1点从成都出发到理县县城杂谷脑镇的时间差不多是下午5点,入驻妥当之后吃晚餐,餐后便去甘堡藏寨看迎宾晚会。前几次过来甘堡藏寨都是大白天,晚上来感觉还真是不一样。 舞台搭建得很棒,篝火晚会开场的瞬间舞台效果就让我惊艳了,灯光投射过去,仿佛有种火山喷发的即视感,台下观众的情绪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 米亚罗的公主献唱,歌喉优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嘉绒藏族的同胞们的舞台表演,虽然语言上不通,但感染力和震撼力是无需语言来表达的,只是在台下坐着都能感受到那种蓬勃的力量。 点燃篝火之后,藏族同胞们手拉手围着火堆载歌载舞,我们也被感染了,拉着手蹦跶着加入了狂欢的队伍。甘堡藏寨的热情,在这一刻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跟一群不相识的人牵手跳舞,心底的欢腾与愉悦,简直不可描述。晚上9点回到下榻的酒店,温度略低,美丽而冻人!还好这边的店家都知道这个季节的温差大,房间里安有空调,每个床上都铺有电热毯,所以这一夜倒也舒坦! 这里放几张我之前去甘堡藏寨拍的图,这边是嘉绒藏族聚居地。甘堡藏寨是嘉绒藏区第一寨,整个寨子依崖而建,幢幢相连、户户相通,细节之处无一不显示出嘉绒藏人的精湛建筑技艺。相传,这里有着悠久的屯兵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古老的农耕文化和独特的石头文化。甘堡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坡上的村落”,在整个藏区自古就将甘堡藏寨称为甘堡甲穹,意为“百户大寨”。 当年地震,甘堡藏寨灾情惨重,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都是原地旧址新建修复的。这里是高原气候和高山峡谷气候,夏秋凉爽冬春严寒,这的风力较强,撑伞不太管用,经常被风吹翻,建议来玩的亲涂足防晒霜、带上太阳镜。 甘堡藏寨居于坡地之上,山石奇缺,故这里的民居多用杂谷脑河中的鹅卵石和巨型石包建造而成。在这里,所有的男人都是石匠,砌石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无需吹磨掉线,仅凭经验和目力就能砌出平整笔直、棱角分明的石墙来。 二牛抬杠,这个雕像寓意一种传统古老的耕作办法。耕作时,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后扶持犁把。此种耕作方式已然不多见了,间或能在云南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遇到。 这是白塔,藏族的佛塔,它是一种象征宝物供信徒顶礼膜拜同时又具有威慑力量能压制住邪恶力量的神圣之物,供藏族信徒们祈福之用。来这里请真诚地祈福,推动转经筒走一圈,把心底的信念传给神明。 甘堡藏寨的建筑壁上有很多彩色的壁画。格萨尔王画像,这是其间最大的一幅。在藏族的传说中,格萨尔王是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带领80位大将降妖除魔、拯救生灵,完成了和平统一大业,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这里是藏区,随处可见祈福用的经幡,这种在别人照片里的风景终于也真实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很喜欢~藏族人对风马旗和经幡充满了特色的感情,被风吹过的经幡,就像是念了一遍又一遍的经文。五彩缤纷的经幡和风马旗像一道道彩虹装点着圣洁的藏寨,也成为了这边的一道风景线! 这边也有一些蛮有情调的小酒吧,住下来慢慢体会一下藏文化,也不失为一种生活选择。那么多的人在前西藏朝圣的路上,不如就来甘堡藏寨,近距离与藏族朋友接触,感受他们的点滴日常。若你一心向藏,不如就来这里转转! Day2杂谷脑镇—毕棚沟早晨先看了这边的主题摄影展览,不得不说美丽的地方容易出大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配合这边独一无二的藏羌风情,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建筑风格,浓墨重彩的服饰,碰撞出了不一样的天外美景。 顺带还看了下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糖心苹果、牦牛肉干、高山蜂蜜、大白菜,这些土特产品都各具特色。之前来理县的时候就觉得这边的水果很棒,脆红李酸甜爽口,汁多鲜美,一次能让我吃到饱!苹果个大味甜,无花果也是别具风味,还有晶莹剔透的紫色大葡萄,这边简直就是一个偌大的水果园! 接着就是重头戏,理县米亚罗红叶温泉节开幕式。一开场就阵式宏大,装点一新的吉祥谷广场上近名藏、羌群众以民族古老的仪式拉开活动的帷幕...... 在“吉祥谷”万物和谐的氛围之中,德高望重的老者引领着身着各地区服饰的群众,按照嘉绒藏族和羌族的传统仪式进行煨桑、祭拜神树、神泉和诵经祈福等传统民俗活动,在虔诚的诵经与祈福声中,男女老少手捧哈达、羌红绕着“吉祥谷”山间的“神树”和温泉源头的“圣水”,感恩大自然馈赠,感恩红叶与温泉成为这一方水土赐予理县最独特的礼物,并向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祝福。 先有孔雀般灵秀俊俏的嘉绒姑娘与帅气伟岸的嘉绒藏家小伙,跳着这边世代传承的歌舞“孔雀吸水”,后有勤劳智慧的羌族同胞带我们领略“羌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阿斯满动听的歌声回荡在耳边,羌绣的神奇起伏在眼前,这一刻我感动莫名! 藏族的著名歌手阿东,献唱了一首《能卡嘉绒》,不得不说,他的声线确实很特别,民族风情浓郁同时又极具欧美特色,整个会场的观众都拍打着节奏为他喝彩~ 这次的开幕式比起之前几次的纯游玩,我好像收获得更多,精彩的民族风情表演,藏羌文化的现场演绎,宛若天籁的悠扬旋律,这一切都成为记忆中不褪色的浓墨回忆! 启程毕棚沟,去画中仙境邂逅初雪从杂谷脑镇到毕棚沟,差不多1个小时候的车程,到了之后我们先在娜姆湖酒店用餐,餐后小伙伴们在户外坐着用温泉泡了泡脚,晒了会太阳,然后换成毕棚沟景区的大巴车进入景区腹地,再换成电瓶车直驱天际湖,到达雪山脚下。 虽然知道毕棚沟的温差大,但也确实没想到在娜姆湖还艳阳高照到了盘羊湖就大雪纷飞了。也是没想到误打误撞带上的羽绒服此刻居然成了香馍馍。下了电瓶车,拿着相机就是一通乱拍,看什么都觉得好看,什么都觉得神奇。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雪山,走在雪花漫天飞舞的天际湖,那一刻就想到了那句“下雪天,和你沿着小道,一路走到白头”!此刻,我已经白头了,而你在哪里呢! 毕棚沟山峻、林秀、水异,是现世中的童话世界,是徒步者的天堂,是失落了的侏罗纪。每个来过毕棚沟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景色所迷醉。这个季节的毕棚沟,雪山、雪花、雪松,组成了一幅美好的山水画作! 在毕棚沟的天际湖,一地看两季,雪山巍峨挺立,彩林摇曳生辉。秋与东情定于此,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我们入山之后风雪愈发地大了,周边的游客们虽然瑟瑟发抖,但更多的还是欢呼声,好多不曾见过雪的人,在毕棚沟见到了年的这一场初雪~ 毕棚沟海拔m—m之间,拥有原始“天地八绝”:彩林红叶,奇山异峰,高原湖泊,雪山冰川,溪流瀑布,原始森林,湿地草甸,峡谷温泉。行走其中,仿佛走进一座天然氧吧。这里峡谷幽深,平缓悠远,树与山、天与水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飘摇的长松蔓淡淡地垂挂在树枝上,随风长满整个沟壑。老人须这个名字倒是极其有意思。风起风过,它都在风中述说不老的神话。 这全年均温只有14℃,我盛夏去的时候都需要穿个外套,凉爽到让人怀疑度过了一个假夏天,从高山绿水走进郁葱森林,就像是经历一个最美的时间轴。行走在毕棚沟里,美得让人心醉,微凉的风拂过脸庞,心底的欢喜便更胜一筹。这里山水如画,仿佛是上帝遗忘的画板。忘了说,这里还有很多林间的娱乐设施,跷跷板、秋千、林间攀爬,玩起来特别开心! 再附上一些之前拍的照片,这次主要的时间都花费在天际湖周围了,后面冻得自己快要失了知觉就没再继续玩了。好可惜没去龙王海拍照。龙王海是一个翡翠般的高原湖泊,面积约2万平方米,四季变幻万千,春季静若处子,夏季英姿勃勃,秋季天高云淡水碧,冬季银装素裹。传此湖底居龙王,故名为“龙王海”。 磐羊湖周边水草、灌木丛生,四周群山环绕,蓝天白云雪域神川相得益彰。因盘羊在这里活动频繁,故当地取名为“磐羊湖”.这个时节在此可以欣赏到雪国风光,夏天就是来避暑吹风~ 下午五点多,我们开始返程,回去的路上弯多,头痛有点轻微的高反。吃完晚餐就迅速上床休息了。据说,害怕有高原反应的亲们是不能洗头洗澡的,这边的水不太烫,若是直接碰到冷水感觉像就像是冰镇过一样,那酸爽的滋味,你们自行体会。 Day3杂谷脑镇-桃坪羌寨-成都桃坪羌寨也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这个寨子是羌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寨内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延着陡峭的山势逐坡上垒,碉堡林立,被誉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旅行的意义在于,欣赏不同的风景,领略不同的人文,认识未知的自己。不脱离原有的环境,就无法增加自己的见闻,眼界决定我们思想的宽度和深度。所以,有机会就出去走走,年轻的时候多积累,年老了才有足够丰富的谈资。 在寨子里,一路上见到了不少卖水果的当地人,脆红李、西瓜李、青苹果,还有我从未见过的喜梅。当地盛产李子,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果园,李子是当地最盛销的水果,品种多品质好,据说来这边旅行的人都会带点回家。 东方古堡桃坪羌寨羌式建筑堪称一绝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形成了易守难攻的格局。本寨人可以进退自如,外来人士如入迷宫。 整个桃坪羌寨的寨房相连通,外墙用卵石、片石、黄土混合建造而成,斑驳有致。据说,当年的汶川大地震都不曾撼动这里,足以见得它的根基稳固,抗灾力强。可惜羌族是个只有文化没有语言的民族,所以很多羌式建筑的技艺早已失传。这真是一大遗憾。 民居内梁柱纵横,一般有两到三层,一楼圈养家畜或堆放农具,二楼住人。房顶上通常垒有小塔(一块卵状白色石头),这就是供奉羌人的白石神。 很是佩服羌族友人的负重攀爬能力。我们现在登的木梯其实是这里专为旅人改造设计的扶梯,两侧有暗槽更加安全可控,而他们原本的梯子只是这样一块板子,因为一整块省事不占地,还听说他们经常背负着重物爬上爬下,请你们收下我的膝盖吧~ 堡下的水网也是一绝,地下供水系统独一无二,从高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寨子里的每户人家,不仅可以调节室温,还能作为消防设施,若是遇上战事还不怕敌人断水,还可以通过水路寻求一线生机。这里的水网简直是一个天然的绿色空调,怪不得空调在这里基本不见影踪,羡煞我等重庆人。 杨家大院是这里的大户人家,也是保存和经营得最好的院子,里面的热炕、火堂、羊头挂像,仿佛能见曾经的历史一一再现!历史的书卷为你展开,值得细细品鉴。 桃坪羌寨是中国十大景观村落,也是世界唯一保持完好的羌族古寨,它还是美国西点军校点军事防御教材。浓缩了千年羌族历史的桃坪羌寨,无论是田间采摘水果的垂髫老者还是幼齿孩童,或是织着羌绣的妇女还是喝着青稞酒的大汉,这里都呈现出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状态。而我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有的人只要有了一次从心之旅便从此停不下自由的脚步,因为那种闲适的美好实在太具魔力! 如果你来的时间比较好,赶上春季举行的祭山会或是夏季举行的花儿纳吉又或是秋季举行的羌年会、农历十月初一的羌历年,那么你将会见识到更为浓郁的羌族风情。不过即使没有遇到节日,桃坪羌寨宁静的美好也足以令人迷醉~ 尔瑪人家风味独特的羌餐盛宴 午餐定在尔玛人家,在这个葡萄飘香的客栈里,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虚度时光带来的幸福感。一如李元胜诗里所说的那样,那些无聊的、无意义的、琐碎的小时光才是真正的幸福。 店里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光影投色迷离,随手便能拍出Ins上的网红照片,加个滤镜直接出图。小仙女和文艺青年的朋友圈不就是需要这样的素材嘛!!! 午餐是羌餐,羌餐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家庭饮食,尔玛贡宴更是桃坪羌寨乃至于整个羌族的饮食文化精华所在。它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囊括多道美味佳肴和风味小吃,还有独特的酒水。我们这一顿就是吃的羌餐,这里的特色小吃包括:洋芋坨坨、玉米苞苞、酸菜糍粑、玉米搅团、坨坨肉、香猪腿肉、樱桃肉和羌家自制葡萄酒。 餐后启程回家,我的理县之旅就此结束了,但只是这一次结束了,我心底深知,这个地方我会再来多次,好生用脚去丈量她的美好!去米亚罗,去孟屯河谷,去薛城古镇,在那些我还没有驻足过的地方,静下心来体会这一方净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