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66.html

穿越若尔盖大草原

贵州省地矿局队程儒贤

年4月下旬,我与老方体验了一回自驾皮卡,从凉山州德昌出发,北上经都江堰市、汶川县、理县、纵穿若尔盖大草原,直达兰州,全程约公里的长途之旅。本文所记,系途经峡谷和草原的那段经历。

峡谷国道

告别了都江堰市金岸客栈,27日拂晓启程,沿泯江逆行90公里到汶川县,由国道折向西开上国道,沿杂谷脑河溯源而上,横穿邛崃山脉,直达发源地刷经寺附近,公里车程,全在深壑峡谷之中傍河延伸。途经一处名叫古尔沟的小集镇,座落在数百米高的悬崖夹缝之中,左傍崖壁,右临激流,来往车辆穿街而过,行人只能钻进店铺、民宅避让。我不禁联想到,在冰山雪崖地区,有时即便是一声吼叫呐喊,都有可能打破自然力的平衡,从而引发崖塌雪崩。悬崖峡谷之中,络绎不绝的汽车,马达的轰鸣,一但引发悬崖共振、崩塌,小镇必将瞬间消失。公路穿过一段页岩板岩转石分布区。转石从数百米高的山顶,一直铺到谷底,坡陡六七十度,转石分布区,俨然是一片毫生命迹象的洪荒之地。偶然发现北坡有两处坟茔般的土宅群遗迹,酷似肯尼亚的巨型蚁冢。土宅全由板岩转石磊砌而成,土宅下方,有一道弧形石埂,象是防御工事。停车隔河远望,满目褐灰色转石,并无一撮农牧业赖以生存的土壤。过了洪荒遗迹区段,峡谷略显开阔,山麓低洼处,藏族羌族民居错落分布,房屋款式别具一格。墙垣由块石磊砌,楼上前半部分为露天平台。外墙和门窗,全涂上红白黄绿几种颜色。路旁偶见老妪,神态从容,摇着传经筒,慢步在公路上。在村旁,忽见一隅旌旗招展,彩幡飘拂的法事景象。经询问得知,那叫“刀旗阵”。一块占地二三十平米的三角形地面,密而有致插着彩旗,旗竿长约2.5米,彩旗长1米多,宽0.4米左右,长边固定在竿上,状如菜刀,故名刀旗。远看,酷似擎旗受阅的武士方阵。缚在绳索上的三角旗,名风马旗,或称祈愿幡。在山麓、河畔、路边、村旁,随处可见。白、红、黄、绿四种颜色的刀旗和风马旗上,有没有图文符号,我们停车细看,发现,有的旗上画有鸟、龙、虎、狮等图案,图案周边有藏文符号。听说在西藏,还有纸质风马旗,每当寺院有佛事活动,便由教徒带到山顶,乘风挥撒,任其飞飘。风马旗图案周边的文字,都是与猛兽猛禽等保护神相对应的说明。一瞥藏区村寨,总给远方路人一种强烈感悟——时空环境,无一不在宗教、神灵护佑之下的神圣氛围。相传12世纪初,葛举寺院为弘扬教义,而在关津

枯树沧桑

近岸冰层正在解体,冰块拥挤着,碰撞着,随波而下。山顶上,背阴坡,积雪尚存。茂密的松杉原始森林,从山腰一直覆盖到河岸。厚厚的落叶,有效隔热,林间残雪消融未尽。给人以阴森、潮湿、冷寂的感觉。几名武装森警,带着警犬,正在林间巡逻。尽管有国道贯通其间,林区仍依稀可见亘古的原始状态。冷杉是这片森林主要树种,粗大挺拔,塔形枝叶,浓郁婆娑,藤蔓垂挂,一副年迈伟岸的姿态。偶见因雷击或虫害枯死的古树,在丛绿之中裸露出傲骨狰狞的苍老残驱,给人以万类更迭,优胜劣汰的哲理启迪。

冰瀑裙裾

行进中,见前方停着好些客货车,人们正向对岸观看着什么?我们停靠其后,这才发现对岸崖壁上挂着一道冰瀑。一股冰冻的流泉从30多米高的崖壁临空飞泻而下,直达河面。由于寒风持速逆河劲吹,瀑布便形成了上窄下宽,逆向飘逸的冰帘,清析有致的流纹,宛若旋转的裙裾皱折,俨然鬼斧神功造就的工艺杰作。让旅程劳顿的过客,好奇如痴、惊叹不已。笔者曾在麻江县某地,勘查过品质极佳的重晶石矿(BaSo%),由于其中含有锶(Sr)元素,重晶石晶体皆呈美丽的淡蓝色。含锶主要矿物名叫天青石,其义即源于此。由此联想,淡蓝色瀑布水源流经的地下岩层,是否富含锶元素?笔者以为,敲一块蓝色冰作锶元素光谱分析,便可略知其端倪。

森林悲歌

小集镇刷经寺,是两条干线公路交汇处,往西百来公里到阿坝州首府马尔康县,再伸向川西原始森林各伐木场。历经数十年的采伐,至今仍在继续。今天沿途错车,迎面驶来的,大多数是拉运木材的车队。有的超长卡车只装载一筒原木。还有我们不曾见到的,通过雅垄江、大渡河两大水系漂流外出的木材,更是不计其数。我的两位堂弟,长期供职于大凉山某森工局。他们说,有的原始林区,经过几十年连续砍伐,已经彻底衰败。他说,川西南的二滩电站,周边全是茂密的云南松分布区,一条专为采伐运输木材,花巨资修建的轻轨铁路,正准备起用之时,年被国家明令下马。宝贵的森林资源,方幸免遭劫。

高原反应

一直与国道相邻延伸的杂谷脑河支流之一的米苏河,随着地势升高,流量渐小,直至成了涓涓细流。车速慢如步行,皮卡马达吃力地喘息着,我俩都感觉胸闷气短,不时扬起脖子深呼吸。我说,糟了,我们吃的午餐肉罐头可能变质了。老方说,不是不是,我们正遭遇高原反应。我恍然大悟:喔,对对对,是高原反应。怪哉,轻便皮卡,似乎也有高原反应。

雪山览胜

下午2点,爬上海拔米的鹧鸪山隘口。乍然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鹧鸪山是邛崃山脉北延部分,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也是若尔盖大草原之南缘屏障,岭北属黄河水系;岭南属长江水系。分水岭南北两侧,地貌景观截然各异。岭南,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岭北,低山逶迤,开阔辽远。站在隘口边,回眸远眺,但见重岭叠嶂,白雪皑皑,波滚浪涌,直腾宵汉。“天欲坠,赖以拄其间。”再没有比这夸张譬喻更形象、更贴切的诗句了。在鹧鸪山之北东,便是“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千里岷山。长征部队翻越雪山,举步维艰的悲壮场景,蓦然间浮现前。

雪槽奇景

翻过隘口,汽车驶过一段长约米的冰雪斜坡巷道,有的司机称之为“雪槽”,槽壁高2-3米,槽底,被重车碾压成两道辙沟,雪水泥汤淙淙流淌。辙沟之间,一道高高的凝冰埂,满是汽车牙包留下的光滑擦痕。尽管山陡路险,雪槽壁却成了安全挡墙。为避免在狭窄的雪槽内汇车,雪槽两端都有护路工人指挥。在排队等候的间隙,探头询问路工,这雪槽是如何形成的?路工说,每年冬季。这儿都会发生雪崩,阻断交通。为了确保国道畅通,整个冬季,他们养护段都要出动推土机铲除雪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就推成了现在的雪槽。驶出雪槽,司机们都会向辛勤付出的路工们,挥手致意。

风云突变

翻过雪山隘口,公路蜿延下行,不一会便穿过雪线,地貌渐显草原景观。除山顶偶见零星残雪,满目是枯萎野草。下午4点,路遇一两大巴,错车时,司机探头主动和我们打招呼,“伙计,前面要下雪弹子哦!”好心司机,雅安口音,看来他是跑这条路的常客。行驶5公里左右,天空突然昏暗下来,伴随雷鸣电闪,狂风大作,密集冰雹迅即砸将下来。挡风玻璃模糊了,立即停车。这是我们进入草原之后,第一次遭遇如此猛烈的冰雹袭击。10多分钟之后,喧啸渐停,云开雾散,公路上、两旁低洼地带,堆积着晶莹的雪弹。蔚蓝天空,飘着团团白雾,公路上,急驰着南来北往汽车,拖着黄色尘土尾巴,宛如释放烟幕的乌贼,尾随而去。单调的马达声,相似的地形地貌,漫长的土路,枯萎的草地,汇成了一种难耐的催眠情调。我找出一盘磁带,推入带仓——“我们是双翼的神马,奔驰在草原上。。。”两人歌兴大发,同声吼叫,“啊哈伊,草原万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短暂的兴奋之后,倦意渐渐袭来。我嘱老方打个盹再走吧。他说,不能睡,必须争取在天黑之前遇上加油站。他叫我先睡一会。突然间,老方一脚急煞车,将我从谜糊中惊醒!原来,一头发情的公牦牛,翘起尾巴,狂奔着,追逐一头母牦牛,横穿公路,险些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老方吓坏了,许久,双膝还在颤抖。他边抹汗,边长叹——我的天嘞!天色阴沉。下午六点过,忽见前方平地乍然升龙卷风,沙尘、枯草,随风急速旋转升空,煞是恐怖。雷鸣电闪,撕裂着低低的黑云,暴雪混着冰雹,猛烈地迎面袭来,只几分钟光景,挡风玻璃便被冰凝封冻,雨刷失灵,立即停车,听命大自然狂暴肆虐。孤立无助的皮卡,总算挺过了历时30多分钟的蒙难过程。天空渐渐放晴,透过云隙,夕阳光柱将湿漉漉的草地照得通亮。挡风玻璃上的冰层,足有4公分厚。开始铲冰之时,发现后面不远处停靠的4辆货车,司机们也在铲凿冰层。我前去和他们啦话,询问路况。一中年藏族司机说,“别看天气已放晴,今天还会下雪的哦!”对这位陌生的藏族司机的提醒,我连连表示感谢。漫天大雪。夜色吞没了大草原,视域局限在近近距离路面上,老方紧盯着路面时隐时现的前车辙痕,小心翼翼缓慢行进。次日凌晨2点,顺利抵达位于草原腹地的红原县城。

牦牛群雕

红原县城还沉睡在白雪掩映的春寒之中,街区一片宁静。天未亮,停车场就响起了发动车辆的声音,南下的,北上的,陆续驶出旅馆。我们上路了,循着前车辙痕。途经一片牛厄湖状的河漫滩雪地,一大群牦牛,或卧,或站,分布其间,一动不动。酷似牦牛群雕。莫非牦牛全冻死了?老方将皮卡靠边停下,我们俩走近牦牛,细看究竟。哈哈,只见所有牦牛下颚都在磨动着(反刍),显得那么从容,那么悠闲。鼻孔一张一合,,缓慢匀速呼出热气。头上、背上,都盖着泡雪,状若洁白的棉絮,好似黑底白花,或白底黑花的荷兰奶牛。我不免生疑:牦牛耐寒,有极限吗?主人不看管,任其自由放牧,不怕狼群捕食么?那可是藏牧民的财富啊。据一位供职于凉山州九龙县畜牧局的发小介绍,散居在川西谷地的藏民,也有野牧的习惯。一个村,各户都在自家的牦牛角上,刊刻记号,然后合成一大群,浩浩荡荡赶进深山,任其在林间谷地自由放牧,终年不归。只在春耕时节,或需变卖,方才结伴进山寻找。他说,据他记忆,野牧,从未发生过盗杀案件。他说,那么恶劣的地形,就是白送你一头壮牦牛,你也无可奈何。我说,那肯定。

母婴骑手

公路紧邻白河蜿蜒北去。白河下游,是九寨沟等十大自然保护区之一。遗憾的是,昨夜傍河行驶百余公里,由于雪幕笼罩,未能一睹白河风光。若尔盖县唐克镇,位置独特。在甘肃省玛曲县境,黄河自西北而南东流经唐克牧场。白河在唐克镇附近汇入黄河,再向北西方向流去,将玛曲县南部草原围成半岛状地域,与若尔盖大草原和松潘草地,连成了广袤无垠的大草原景观。唐克就位在半岛端部的黄河东岸。驶离唐克不久,公路受阻。几个藏民男女,正骑着马吆喝羊群,从容横穿公路,几只牧羊犬跟随在羊群后面。老方停车等候。其中两匹座骑,并辔站在公路中间,骑马人正看着皮卡车笑,好像故意不让路。许久,老方发动车子,向前慢慢开过去,想看看骑马牧民是啥意思。哈,原来是两个年轻女子,其中一位,怀里抱着个婴儿。我和老方一齐下车,挥手向她俩答礼,然后就地站着等候。俩牧羊女突然一阵哈哈大笑,然后提动马缰,慢步离去。老方说,遗憾,好一幅母婴骑手的画面,没留下影像。

滴血水禽

瓦切镇至唐克镇,国道30公里,与国道相邻的白河,弯弯曲曲的河道却有35公里左右。蛇曲形河道,宽而平坦,酷似三江源自然片区的地貌景观。两岸红柳成行,水草茂盛,平静的河面,成群的水禽,或游弋觅食,或追逐扑腾。这在广袤枯萎的大草原,有一片盎然生机的水域,尤其显得珍稀可贵。白河自然保护区东行百来公里,便是著名的九寨沟风景区。又下雪了。车过白河岸边一弯道处,见一斜背步枪,头戴大檐帽的藏民汉子,扶着一辆双轮摩托停靠路边。他向我们示意停下。“咋的啦?要罚款?”老方不免心生疑虑。停车。下意识一瞥摩托,见后座倒挂着五六只野鸭,有的还在滴血。车旁坐着一位身穿税务制服、头戴大檐帽、正在抽烟的中年人。“师傅!”藏族大檐帽说。“摩托坏了,请捎带一下,我们检查站就在前边,只几公里。”“没问题,上吧!”他们都是大檐帽。老方爽快答应。两位大檐帽齐动手,摩托连同猎物,迅即装进后座货厢。一番交谈得知,藏族小伙名叫扎西尼姆,郎木寺甘川联合检查站联防队员,28岁,初中文化,身躯墩实,面庞黝黑,一头浓密卷发,双手各戴两枚金戒指,腰间栗色皮带插满子弹,脚登黑色马靴。好一副彪悍的藏族汉子形象。税官,汉族,四川邻水县人,30岁左右,谈吐文雅,象个书生。为了探询他们的信息,我问扎西:“你这4枚金戒指怕要管万多元吧?”扎西笑笑,没直接回答。书生说:“他家肥得很,有牦牛一大群,卖一头就是好几千块。他那些戒指是真楷货呢。”扎西说:“我们那片牧区,现在还没通电,暂时玩不上家用电器,所以舍得花钱买金银饰品。”我感觉,扎西的话,可信。我问:“你们可以在保护区内打猎吗?”书生说:“按规定是不准打的,我们偶尔打几只改善一下生活,没人知道。”老方问:“你们那个联合检查站是啥意思?”书生说:“一是四川甘肃两省边检联合,二是治安、工商、税务等方面的联合执法。”我说:“你们各有各的上级,执法时怎么协调呢?”书生说:“前几年两省边检站确实经常扯皮,四川站如果重罚了甘肃的客货车辆,甘肃站就狠宰四川老板司机。后经双方协商,达成共识,制定了规章细则,去年才开始联合执法。”时近黄昏,雪越下越大。川甘边界郎木寺检查站到了。检查站南北两端排着长长的车辆,依次接受检查。在扎西和书生关照之下,我们的皮卡破例超车,顺利通关。再见了,四川!再见了,若尔盖大草原!年6月17日遵义节选

图片来源:互联网

欲阅读作者更多作品,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