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红,是五星红旗的红红,是红军的红红,是红原的红图源:阿坝州那点事儿——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从成都出发,沿岷江而上翻越气势磅礴的鹧鸪雪山便进入红原境内仿佛就在那一瞬间天地骤然开阔了湖山镜影摄王庆新摄图源:微红原湛蓝的天空、高耸的雪峰辽阔的草原、浩瀚的花海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让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谢宏程摄

甲央三丹摄图源:四川日报北纬31°50~33°22东经°51~°23平均海拔米以上红原县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南距成都公里,北距兰州公里红原县城山--路摄扎西东洲摄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县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因长征而得名的县城

晨光中的红原县城邬宪初摄

在这里,红军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孕育出红原厚重的红色土壤在红色草原上谱写了一首最艰苦、最悲壮的革命史诗

图源:红原月亮湾湿地风景区

让人沉醉的绝美草原风光奇异多彩的安多藏风民俗古老深厚的游牧部落文化悲壮不朽的红军长征史诗红原,人们慕名而来从不带着失望离开

用旦摄

甲央三丹摄

用旦摄

用旦摄

甲央三丹摄红原自古就有游牧民族在此生活但回溯红原的历史除唐代在刷经寺地区设有恭州、流县外到新中国成立前基本无建制王庆新摄直到80多年前一支红色的队伍从这里经过从此为红原留下了“红”的名字

图源:微红原

红原瓦切大草原处在红军穿越草地的必经之路皑皑雪山、茫茫草地都未阻挡住红军长征的坚定信念

图源:微红原

年6月至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在红原爬雪山、过草地、越沼泽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红军经历长征中最为艰难的岁月图源:微红原位于红军过草地中心地带的日干乔湿地沼泽面积约12万公顷平均海拔米如今在这块湿地前端高高耸立的红军过草地纪念碑镌刻着中国革命史上那段最为艰难、最为悲壮的征程

图源:微红原

图源:阿坝州那点事儿

这里曾经被称作“陆地上的死亡之海”广阔无边的草地里遍布沼泽和泥潭高寒缺氧、气候异常、物资匮乏等困难考验着红军许多红军战士因饥饿、寒冷、伤病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初冬日干乔谢宏程摄“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红军的足迹深印在这片湿地沼泽留下了“金色的鱼钩”和“七根火柴”等动人的故事留下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日干乔大沼泽、色地坝、年朵坝大草地等革命遗址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图源:微红原红原广大牧民群众为红军当向导把自己家维持生计的青稞和牦牛支援红军军民情深成就一段红色经典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和全国解放后曾多次高度评价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人民的革命业绩并深情地将其赞誉为中国革命史上特有的“牦牛革命”

来源:微红原

年7月,为纪念红军长征经过草原及川西北人民在中国革命危难关头所作出的贡献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红原县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图源:阿坝州那点事儿年,瓦切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红军过草地遗址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重点红色旅游开发项目

日干乔湿地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和草原观光胜地

图源:微红原

今天这片苍莽的大沼泽经过了数十年的风雨变迁草原生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有的已经成为茂盛牧场如今正勃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上财若水摄

在距离日干乔大沼泽不远处是坐落在千里绿茵上的瓦切牧民新村如海市蜃楼般美丽亮丽的藏寨错落有致白墙红瓦的藏式小楼拔地而起

图源:四川日报

街道整洁有序卫生院、文化馆、幼儿园样样齐全村中设立的安多藏式家庭风情旅馆独具特色游人可以在这里体验和感受鲜见的草原牧民自由浪漫的生活方式澄江皓月摄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的绿色通途曾经的莽莽荒原,如今的山河胜景曾经的颠沛流离,如今的富足安康……八十年多年来这片热土上的红色往事世代相传红军基因融在血脉,扎根人心早已成为红原的精魂感染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红原建设者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这里铺就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草原我的家孟蓓摄长征精神,历久弥新长征之路,没有终点红军长征精神将世代照耀在这片辽阔的红色草原上……图源:红原县人民政府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